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海门市委员会 苏ICP备05086090号 地址:海门市北京中路600号 邮编:226121 电话:0513-82212597 |
关于标本兼治,切实解决城区内涝问题的专题协商建议 | ||||
| ||||
| ||||
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市政协于5月21日就“标本兼治,切实解决城区内涝问题”召开了专题协商会议。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党组成员和部分市政协委员,市政府分管领导和住建局、水利局、自然资源局、城管局、应急管理局、攻坚办、经开区、高新区等相关部门(区街)负责人参加了协商。 通过协商,形成了以下建议: 一、认清现状,找准导致城区内涝问题的原因 大家认为遭遇暴雨固然是客观原因,但长期以来,我们工作上的欠缺,才是导致城市内涝的根本原因。 一是工作理念的“短视”。在城市建设中,没有把城市蓄水与排水能力建设提到应有的位置,体制不顺,管理缺失,建设无序。由于内涝问题来得快去得也快,我们的应对机制主要还是以被动的“修修补补”为主,没有形成清晰的治理内涝的系统方案和时间表及路线图,在财力和人力的投入上也严重不足。 二是城市建设的“欠账”。建设“海绵城市”的口号已提出多年,但我市整体上特别是老城区,与“海绵城市”要求相距甚远。地下管网和水系的建设与楼宇、道路、绿化等建设相比较为滞后,在不透水区域面积不断增长的同时,排水设施日渐老化,运营维护也不够到位,致使有效的排水系统难以建成。 三是水系保护的“缺失”。城区水面率的下降触目惊心。海门城区1988年的水面率为10.3%,但如今仅为3.83%(老城区仅为1.6%),远低于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要求的10%。随意填埋沟河、围河造地等一系列破坏水环境的行为,大大削弱了城市的蓄水排水能力,也降低了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 二、提高认识,进一步强化解决城区内涝问题的自觉性 对于靠江靠海的海门来说,水是构成海门城市形象的重要元素。但是每逢暴雨,居民们在家中“看海”和“抗洪”的时候,水又成为了海门的“痛点”。 一要充分认识到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也是提高城市品质的题中应有之义。要站在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的高度,统筹推进解决城市内涝、黑臭水体治理、市政工程建设等工作,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的目标。 二要充分认识到“内涝”背后存在的生态空间匮乏、基础设施老化、建设管理无序等“城市病”。要聚焦城市水生态系统的修复与优化,以海绵城市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城市蓄水能力和排水能力。 三要充分认识到出现城市内涝问题反映了我市城市建设管理上体制不顺、能力不足和工作不实。我们必须以改革的思路、系统的思维和扎实的作风,研究解决这一问题。 三、把握关键,切实把解决城区内涝防治的措施落到实处 从全国来看,发生内涝问题的城市不在少数。可见,解决城区内涝问题绝不简单,需要立足我市实际,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落实。 一要明确目标,系统谋划。必须咬住到2030年达到50年一遇排涝标准这一目标,按照海绵城市水面率达10%的要求,修订完善城市规划中相关水利规划。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解决城区内涝问题的一揽子系统建设规划和工作方案,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蓄排水工程体系和管理体系。将目标任务逐年分解,并确定相应的领导机构、责任清单、时间节点、标准要求等内容,使相关部门和区街在解决城区内涝问题时任务清楚,配合密切,推进有序。 二要抓住重点,务求突破。要着力提升“三个能力”。一要着力提升城市蓄水能力。通过拓“老”挖“新”、河道疏浚等措施,切实提高城区水面率。同时加快海绵城市建设,不断提高地表蓄水能力。二要着力提升城市排水能力。加快推进地下排水管网改造,并加强维护和监管。加快实施沿江排水闸工程和强排工程,优化并畅通城区水系。三要着力提升治理能力。理顺城区河道管理体制,实行扎口管理,必须改变职责不明,管理缺失的现状。在城市道路及房地产开发等项目建设中,必须对涉水事项进行前置审批,严格把关。切实加大对阻断水系等行为的专项整治力度,该拆除的坚决拆除,限期整改到位,保证河道通畅。 三要直面问题,立行立改。在此次调研过程中,课题组走访了20多个易发生内涝问题的点,了解到一些小区、企业、道路等长期以来受内涝困扰。希望相关部门和区镇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呼声,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内涝问题进行一次全面排查。针对具体的内涝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并结合中长期工作方案,先易后难,点面结合,逐步推进内涝问题的解决。同时,要加强防范工作。随着夏季的到来,暴雨天气必然增多,遭遇极端暴雨天气的可能性也将增大。因此,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预报预警、内涝防范、应急抢险等方面的机制,力求在内涝发生时最大限度降低损失。要强化日常监督检查,保证现有的管道、河道、闸坝等能充分发挥蓄水排水作用,地下停车场、商场、交通桥涵、人防工程、建筑工地等重点区域的排水通畅。要加强应急抢险队伍建设,使其能够快速有效应对突发内涝问题,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