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海门市委员会 苏ICP备05086090号 地址:海门市北京中路600号 邮编:226121 电话:0513-82212597 |
关于我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建议 | ||||
| ||||
| ||||
近年来,随着我市老龄人口比例的逐年攀升,以及居民改善居住条件愿望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居民提出在现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诉求。为此,市政协针对“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建议,组织课题组赴上海、常州等地开展调研活动,并于9月28日与住建局、市监局、高新区进行了协商讨论,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是部分居民的现实需要 当前居住在老旧小区多层住宅的老年人较多,由于住宅没有电梯,给他们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不少老年居民和残障人士因上下楼困难被迫多年“宅”在家中,既不能下楼锻炼,又不能交友散心,若遇上大病或需要急救,上下楼更是困难。很多老年人考虑到老小区周边环境熟悉、交通方便、生活便利,而高层电梯房价又较贵等因素,没有搬离老小区的愿望和能力。他们迫切希望解决老旧小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问题。同时因没有电梯,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在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时候也非常不便。据了解,目前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南京、杭州等地推行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都取得了进展,都先后成功增设了电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南通市8月份也组织住建、质检、审批局等部门赴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开展“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改造”的调研。这些都为我市开展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 二、实施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面临的主要困难 通过调研了解,当前试点城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主要面临的几个共性问题: 一是协商一致难。根据试点城市普遍做法,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须征得小区业主2/3以上同意,加装幢90%住户同意,本单元原则上要征得100%住户的同意(就费用分摊比例、改造方案等达成一致)。由于各楼层居民年龄、健康、经济等条件不同,对加装电梯意见往往不一致,费用分摊等利益诉求较难统一,尤其是底层居民由于担心受到噪音困扰以及影响采光等,普遍反对加装电梯,导致协商比较困难,居民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是影响电梯加装的主要原因。 二是申请办理难。加装电梯项目审批须经过计划立项、规划审批、房屋安全性论证、施工许可和质量技术监督等环节,涉及住房、规划、消防、质监、市政、绿化等多个部门,申报手续繁琐。并且一些老旧小区由于建筑强度、地下管网、电力容量等条件限制,部分住宅加装电梯还存在一些技术困难。 三是资金筹措难。从各地已试点加装电梯的案例来看,安装一部普通品牌电梯费用在三、四十万左右,如按每单元平均8户居民测算(最下面一层住户一般不承担),预计安装费每户居民平均分摊4至5万元左右(楼层高的分摊费用相对更高),同时各户还需要共同承担电梯的维护保养、电费等费用(平均每户每年约600元左右)。而老旧小区居民普遍以中老年人口、中低收入群体居多,这笔开支对其而言也是一笔不小负担。据了解,常州天宁区等地没有财政补贴,费用全部由居民分摊,上海宝山等地出台了财政补贴政策。 三、几点建议 综上分析,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涉及居民协商、政策引导、资金保障等一系列困难,需要政府部门和小区居民等相关主体紧密配合、形成合力,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制定实施办法。借鉴杭州、上海、常州等地政策文件精神,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研究出台我市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指导具体办法,明确业主协商机制、实施程序、资金筹集和部门职责分工等事项,并制定工程技术规范。 2.建立协调服务机制。从外地推进经验来看,居民自主协商是主体,政府引导作用不可或缺。建议借鉴常州等地经验,建立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为召集人。联席会议负责研究我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政策措施,协调指导居民积极开展协商自治、解决安装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负责相关安装手续的联合审批等工作。海门街道下属各社区要发挥好社区工作优势,主动做好政策宣传和相关协调工作。在居民协商一致(基本满足上述2/3、90%、100%三个数据)的情况下,街道要积极帮助办理相关申报手续。 3.开展加装电梯项目试点。在相关机制、政策完善的前提下,可根据小区居民意愿、房屋结构、电力配制和小区管线等条件,先遴选出条件成熟的小区开展试点,在取得成功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4.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为减轻居民经济负担,减少推进阻力,也可探索电梯加装市场化商业模式。如参照北京和平里小区“代建租用”模式,选择几家具备工程资质和良好信誉的企业作为电梯加装特许经营商,由其承担一部分投资,负责前期手续申报、设备安装、竣工验收、维修保养等工作。电梯加装后,实行居民刷卡收费使用。电梯收费盈余部分除了补充电梯维修资金储备外,还可以少量返还给底层居民,以此作为利益补偿,减少阻力。 5.加强宣传引导。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后普遍会升值,居民是最终的受惠者,为此要加强宣传,引导居民积极配合电梯加装工作,尤其要对成功加装电梯的试点项目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其示范影响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