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海门市委员会 苏ICP备05086090号 地址:海门市北京中路600号 邮编:226121 电话:0513-82212597 |
战天斗地 其乐无穷 | ||||
——永隆沙初期围垦轶事 | ||||
| ||||
□范本模 1969年,那是一个风雷激荡的年代。在这个年代里,海门人民始终坚持战天斗地,向大自然索取财富,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生活的美丽家园。围垦永隆沙工程的实现,就是这个年代获得成功的典范。从1969年至1977年,永隆沙经历8次围垦,动土204.24万立方米,筑堤27996米,造田901.1公顷。在开垦这块风水宝地的过程中,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首期围垦的艰苦岁月 永隆沙位于长江北支入海口,据历史记载,早在清光绪二十六年之前,永隆沙逐渐浮出水面,那时沙长1.8公里,宽0.5公里,面积约70公顷,因沙岛的东端与原启东县永隆镇隔江相望,故名永隆沙。后其淤涨渐增,且向下游移动,至公元1958年,沙头下移4.2公里,沙长增至6.5公里,宽增至1.8公里,距长江北岸3公里,距崇明县北沿5.2公里,成为四面环水的小岛。 1968年冬,启东县组织民工先行围垦永隆沙东部。同年12月18日,南通专区革委会副主任朱锦辉率领海门县革委会常委茅钖堂、启东县革委会副主任黄裕飞等一行11人登岛实地勘查,且划定海门、启东两县围垦界址。1969年10月16日,由时任县革委会生产指挥组副组长樊发祥主持召开兴办永隆沙围垦工程动员大会,指定由天补、新海、秀山、平山、树勋等5个公社承担首期围垦永隆沙的任务。会后,各有关公社立即行动,共调动民工3350人,组成第一批围垦永隆沙的开荡大军,于1969年11月,民工们乘坐临江码头的机帆船进岛。 永隆沙原是一个荒岛,芦苇沙沙响,一片白茫茫,除1968年,县财政局芦荡办事处委派范成全等4人上岛种青,看护管理芦苇外,岛上荒无人烟。首批开荡大军进岛后,放下泥锹和泥担,立即动手搭芦苇棚,铺芦柴床,砌泥涂灶,挖坑引水,安营扎寨。那个年代,农村生活虽然并不富裕,但这荒岛的艰苦生活更是无以伦比。民工们以原生产大队为单位,二、三十人挤在一个芦柴棚里,睡地铺,喝咸水,棚内被芦虱叮,棚外有荡狗咬,蟛蜞、田鼠在芦柴棚里窜来窜去,常常使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天黑了,民工们用蜡烛、火油点灯,加之有的民工在棚里抽烟,曾有多次在夜里引起火灾,烧掉芦苇棚,这时,民工们只好连夜再搭棚,搭好了睡觉,可是,工地上没有人为此怨声载道,也没有人互相责怪,表现得非常乐观自在。 面对艰苦恶劣的生活环境,民工们发扬艰苦创业、强毅力行的海门精神,个个生龙活虎,干劲冲天,起早摸黑,顶着刺骨的寒风,忘我劳动。清晨,在那长达数千米的围垦大堤上,到处红旗招展,号声震天,民工们挥汗扬锹,挖土装箩,泥担来往,争先恐后,车水马龙,穿流不息,呈现一派喜气洋洋的围垦造田、开创美丽家园的动人景象。 经过民工们40多天的辛勤劳动,永隆沙上第一道长达4040米的大堤巨龙般的出现在沿江岸边,共挖土32.08万立方米,围垦面积148公顷,这就是国营永隆沙良种场的雏形,是海门人民战天斗地的丰硕成果。 大潮来临的拼搏精神 1970年初,永隆沙首期开荡围垦结束,即时成立国营永隆沙良种场。农场党支部领导全体职工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当年围垦当年生产。同时,场部领导人精心策划,继续开展外围扩垦工程。党支部书记张建勤在那芦苇小草棚里,用水泥板搁在木桩上做办公桌和板凳,和场部一班人研究农场扩垦工程,制定扩垦计划。他们充分利用外围滩面逐渐涨高,滩涂土质逐步成熟的机遇,及时组织力量,实施扩垦。从1970年至1973年,先后进行4次扩垦,筑堤11896米,动土31.4万立方米,扩垦面积261.4公顷。 但是,由于围垦的时间短,大堤牢固程度差,保坍护坡工程远远没有施工到位,因而,大堤防汛抗洪、抵御大风大浪的功能较差,特别是有的堤岸高度和宽度都不够标准,不能适应夏秋季节大风大浪大潮的袭击。 1974年农历七月初一,正逢大汛,根据气象台预报,13号台风将从长江口登陆。当天下午,场部召开紧急会议,部署防汛工作,发动全场人员,人人准备投入防汛抗灾。晚上11点钟左右,台风、暴雨、大潮所谓“老弟兄”三个一起登陆,正在值班巡逻的场部领导和全体防汛人员不断围着大堤洞察险情。突然,发现与启东启隆农场交界的老菜园地段大堤决口,潮水蜂拥而入,靠近决口处的新东、新南等连队因地势较低,进水已达1.5米以上。这时所有场部人员、包括附近的知青连队人员全部投入抢险救灾,火速通知每家每户,转移老人、小孩。清晨四点多钟,县委副书记倪汉明带领农业、水利、民政等县有关部门领导、工作人员,乘县水利局机船,赶到永隆沙救灾现场,全面指挥抗灾抢险。这时,全场大堤已有6处决口,良种场变成一片汪洋,平均水深1.5米左右,最深地段达2米左右,整个灾情史无前例。倪汉明书记立即命令工作人员对空发射红色救灾信号弹4发,对外求助。上海市吴淞口海军某部看到救助信号弹以后,立即下令开来“300”“302”登陆艇两艘,参与现场抢险救人。在县、场两级领导的统一指挥下,由全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行管人员以及青壮年组成的一支强有力的救灾队伍,不惜牺牲一切投入抗灾斗争。尤其是插场的数百名知识青年成为这次救灾的生力军,大家冒着狂风暴雨,涉水奔向场员家中,先把老人、儿童一个个背到屋顶高处,再用水泥船转移到堤岸上。各户家里和粮站仓库的粮食,集体和农户饲养的猪、羊等大型家禽全部用船转移到堤岸。下午,县委派来“海运”3号、6号、19号等多艘机船,将站立在堤岸上避难的老人、儿童和病弱人员运往启东县三和港,在那里上岸吃饭,再由四甲驻军派车接运到县第二招待所,免费安排住宿吃饭。另有部分人员由救护人员带领往崇明县和海门青龙港方向疏散。经营救没有发生一起死亡事故,在场留下的青壮年继续投入抗灾排水斗争,与大潮拼搏一个多星期,直至潮水全部退光为止。这次大潮给永隆沙良种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特别是农作物失收达50%左右,全场植棉1280亩,亩产只有60斤左右,比上年减产一半。 打埧堵槽的“人海战术” 1974年冬,经过狂风暴雨和大潮袭击以后,县委决定,一方面对永隆沙所有大堤进行整修加高,其标准为堤高8米(以吴淞口为基准),顶宽4米;另一方面继续兴办一次较大规模围垦工程,把永隆沙西侧的海永沙与外围沙滩一起围垦。1975年10月13日,县成立围垦指挥部,县革会副主任陈冠球任总指挥,县水利局副局长倪德仁任副指挥。11月下旬,从全县14个公社抽调民工3.6万人,投入这一宏大工程。 海永沙(又名阴沙)位于永隆沙西侧,中间隔着一条深泓,名白港,白港向南通往崇明县合作乡与海永沙交界处,北通长江出口,面宽300多米,其中深槽部分宽约70米左右,水深5米以上。为堵住潮水从白港来往,加速永隆沙与海永沙两岛尽快淤涨连成一体。从白港入江处打埧堵槽是整个围垦工程的关键。 开始打埧时,民工们采用一层芦苇夹一层泥土,用绳子捆扎成一只只“柴牛”,扔入深泓,但由于人手少,在每次涨潮前来不及打成埧,待潮水一到,“柴牛”泥埧被水冲垮,芦苇浮在水面,几经操作,无济于事。 正当民工们感到束手无策、百思不得其解的为难之际,时任县委副书记的董存亲同志前来永隆沙良种场视察围垦情况。当他知道白港打埧堵槽屡招失败这个难题后,立即带着民工,实地考察,经过现场分析,董书记认为,只有抓住短短的落潮时间,把泥埧打好、夯实,才能确保泥埧不被潮水冲垮。为此,他立即决策搞“人海战术”,从大新、临江调来民工数千人,参加白港打埧堵槽突击奋战。在领导的动员鼓舞下,民工们不怕天寒地冻,涉水过港槽,投入施工作业,采用芦苇加泥土做埧的基础,外围用草包装土护堤坡,千人上马施工,分班交替作业,做到人息打埧堵槽不停,连续作战,终于在潮涨之前,把这条横跨白港两岸的泥埧筑得严严实实,再也没有被潮水冲垮。直到现在,人们说起白港打埧堵槽的故事,无不夸奖董存亲书记。 白港打埧堵槽的成功,推动了整个永隆、海永两沙岛围垦施工的进度。1975年底,这次围垦工程胜利结束,共筑堤11160米,动土135.06万立方米,围垦良田面积330.7公顷。这是由县组织的永隆沙良种场最大的一次围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