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是市委市政府今年的一项中心工作,也是市政协2015年履行职能、咨政建言的一项重要内容。9月30日,市政协就“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委员开展了专题献策协商活动。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市政府相关领导,17个重点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各区(街)镇政协工作联络委负责人以及部分市政协委员参加了协商活动。活动前,市政协专门组织了城区各界别委员小组活动,听取了委员对“十三五”发展的意见建议。市政协主席会议研究确定了“十三五”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并落实专人进行调研准备。协商活动中,八位委员围绕相关主题,从不同角度对“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见附件)。现将协商活动中形成的意见和委员发言梳理汇总,并提出如下建议:
一、准确判断“十三五”发展的基本走势。根据市政协前一阶段调研,目前海门经济社会发展处于由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发展的速度会回落,发展的结构会优化,服务业的比重会上升,民生改善会放到更突出的位置,生态环境成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同时,在判断今后发展基本走势时,也必须充分考虑目前“新常态”这个大背景。据此,未来“十三五”发展的基本走势可以概括为“四个期”:即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城镇化建设的提升期、民生改善的加速期和生态文明的优化期。
二、准确把握“十三五”发展的重点任务。建议从六个方面把握。一是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第一,应围绕“到‘十三五’末建成‘制造业强市’”这一目标,加快建立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建筑产业现代化为特色,现代高效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第二,应着力研究经济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特别是楼宇经济、研发型经济以及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等新型的经济模式。第三,应围绕“十三五”发展中全民创业、万众创新问题,加强对众创空间的研究,推动众创、众扶、众筹、众投等新业态的发展。二是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第一,应加强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空间布局研究。按照花园城市、风情小镇、美丽乡村等不同的目标来定位城乡一体化工作。第二,应分层级、分类别研究新型城镇化推进问题。从中心城区、中心镇和区镇合一所在地、小集镇和中心社区、自然村四个层级统筹好新型城镇化推进工作。尤其是对面广量大的自然村落,应以“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抓手,赋予新农村建设更多的内涵。三是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应把生态文明作为“十三五”发展的核心的价值取向。第一,应全面控制。凡是环评通不过的项目一个都不能上马,不再增加新的污染源。第二,应治理突出问题,认真梳理重点污染产业、企业,逐年排出集中整治计划,抓一件成一件,争取到“十三五”末有明显改观。第三,应抓好生态修复工作。第四,应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提升公民环保意识。四是更好地改善和提升人民生活。“十三五”时期,应着重解决好就业、保障、养老、住房、教育、卫生等民生难题。五是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应不断提升城市建设中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以更好地方便群众,更好地提供城市生活环境,力争“十三五”时期智慧城市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六是提升文化的软实力。重点研究和推动五个方面工作。第一,加快文化场馆建设。第二,打响文化品牌。应把海门山歌、田园山水画、少儿足球文化三张名片打造成城市名片。第三,彰显地域文化标示。第四,发展文化产业。第五,丰富文化活动。
三、准确选择“十三五”发展的重大战略。一是实施创新驱动的战略,为经济转型注入新的动力。建议把创新战略作为所有发展战略中的首要战略、核心战略。二是实施全面改革的战略,充分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旺盛活力。重点在“以改革释放活力,以改革化解瓶颈,以改革来优化环境”三句话上做好文章。三是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战略,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十三五”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政策,也不是资源,而是人才。四是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构建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应深入研究好三个方面问题:第一,提升整体开放的功能。第二,加强开放平台建设。第三,呼应国家战略,特别是进一步走出去战略。五是实施四化融合的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应重点研究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发展问题。六是实施接轨上海战略,更好的分享上海发展的红利。应着重在“三个接轨”上考虑:第一是交通的接轨,突破口是构建与上海的直接通道,应积极争取北沿江公路铁路过道海门,主动对接上海城区轨道规划。第二是自贸区的接轨。第三是产业的全面接轨。七是实施江海联动开发战略,推动经济裂变式发展。应发挥好江海资源优势,把江海开发作为重要战略。八是实施区域特色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应通过调整考核体系,引导各区镇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和个性。
附件
关于“十三五”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建议
经济界别 刘宇江
“十三五”是我市“率先实现小康升级,率先融入苏南发展”的重要时期,围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生态发展、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我们应以加快实现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为重点,努力夺取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动权,促进海门经济健康持续、又好又快发展。建议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提质增效,大力提升优势产业
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单纯的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十三五”时期,应在巩固发展我市现有产业的基础上,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大力提升发展以现代家纺、海洋工程装备、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材为代表的优势产业。一是推进产业链优化整合。通过“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方式,不断完善以家纺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链、高压输变电产业链等为代表的主导产业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适时推进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延伸,利用原有产业基础,在上下游产业寻求更大的潜在市场,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向“微笑曲线”两端即附加值相对较高的领域发展。二是实施“互联网+”行动。不断提高我市工业经济的“两化融合”程度,鼓励我市传统产业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信息通信技术,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加快实现传统工业产业的提档升级。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大力开展“B2B、B2C”等电子商务营销模式。技术水平较高、灵活度较好的企业可引入“F2F”营销模式,在批量生产的同时,关注“长尾市场”,直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个性化的产品,以更好的产品、更低的成本满足客户的需求,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共赢。三是完善产业平台建设。以国家新型工业产业示范区创建为契机,不断推进和完善我市各大产业尤其是传统优势产业的平台建设,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搭建平台支撑。如:家纺产业要以推进叠石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为契机,加快第六代专业市场建设,重点落实海关监管模式推进,鼓励家纺企业进一步扩大贸易出口;海洋工程装备要建立现代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新模式,以“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为发展方向,构建高配套率高端装备产业基地;生物医药要全力加快海门生物医药科创园建设,着力构建长三角医药服务外包集聚区,推进国内医药研发、中试生产基地和国际间生物医药领域合作与交流,把我市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基地。
二、强化招商引资,发展壮大新兴产业
8月份我市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海门实施纲要》,确定了未来十年期间,在做优做强装备制造、现代家纺、电子信息和轻工建材的同时,大力培育和做大十一大新兴产业,加快我市向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迈进的步伐。从我市目前的产业发展情况来看,传统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基础,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一方面可以依靠企业在现有发展基础上,转变生产方式实现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提升,另一方面还需要强化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高新、新兴项目,以实现我市新兴产业群体的壮大。一是建立专业队伍。近年来,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深入,对投资软、硬环境改善力度不断加强,投资兴业的“巢”越筑越好。要高效率引进成长性好、可靠度高的新兴产业项目,还需要培育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招商引资专业化队伍,尤其是对各大新兴产业有着一定认知的专业人才。二是实施委托招商。专业招商人才队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着手进行人才队伍培育的同时,可委托专业招商机构,对可招引新兴项目资源进行有条件的选择,真正挑选到适合我市现代工业体系建设,有利于推动我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兴产业项目。三是鼓励以企招商。依托我市现有高新、新兴企业资源,通过以企招商活动,一方面有利于产业链条的完善,另一方面有助于产业升级。如可以通过振康机械,积极招引智能制造等高端制造类的新兴产业项目,推进机器人产业园的发展壮大。
三、实施创新驱动,搭建转型升级载体
“十三五”时期应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品、组织、管理和商业模式的全面创新,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结合、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使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和竞争力提高的核心动力。一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发展方针,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强企业各类研发机构建设,支持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合作创新,鼓励企业兼并收购其他企业的技术团队和科研平台,鼓励建设公共性研发平台。鼓励企业积极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二是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根据加快企业创新及成果转化的实际需要,推进行政服务体制改革,努力建设鼓励企业创新、加速创新成果转化的新机制,形成企业创新“多开花、快结果”的发展新局面。强化与复旦、交大、同济等大学的全方位合作,建设生物医药科创园、复旦科创园、中国医工院海门分院、药明康德海门科技园等合作型创新载体。集中力量推进工业机器人、3D打印技术、基因测序、干细胞应用等重大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全力培育具有国内外领先技术水平的尖端产品和产业基地。三是加大品牌创建力度。积极引导、鼓励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建设自主品牌,支持大型企业积极开展境外商标注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兼并、参股国际品牌。引导企业开展品牌管理体系和品牌文化建设,着力提升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制定实施品牌发展规划,着力抓好品牌设计、传播、提升、推广等工作,推动更多海门企业向江苏名牌、中国名牌、世界名牌跃升,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国内行业龙头地位、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制造业品牌。
四、紧抓发展机遇,积极接轨先进地区
“十三五”期间,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江海联动”开发步伐全面展开,上海自贸区建设不断完善,作为沿江沿海交轴点上的海门,我市经济发展将进入“黄金机遇叠加期”。如何发挥“江海交汇桥头堡”的区位优势,把握发展良机,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对外开发开放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区域合作水平,加快“走出去”、“请进来”的步伐,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深度融入全球、融入上海、融入苏南,推动全市制造业加速融入国际产业体系。一是完善机构建设,强化对接机制。应充分发挥政府及有关部门作用,建立与上海自贸区互通的相关机制和网络平台,力争在下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建立政府对接机制,加强海门与上海、苏南政府间的直接联系,并建立发改、商务、海关、税务、金融等部门的对接机制。发挥各类平台作用,充分利用社会团体和海门企业资源,借助商会、行业协会、大型企业与政府共同设立办事机构,建立对接上海自贸区与苏南地区的网络平台,为海门企业发展及时提供信息服务,并有针对性开展招商,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信息,推动我市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发展。二是打造同城概念,放大同城效应。接轨上海、融入苏南,把《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中的环沪地区重要节点城市作为基本定位。牢牢把握接轨上海、融入苏南的发展机遇,在融入上海和苏南的关节点上进行突破,重点推进轨道交通建设,促进交通接轨。大力推进与上海、苏南企业发展相关的生活配套建设,进一步强化先进地区的紧密联系。三是注重政策创新,加强产业研究。充分发挥紧邻上海的区位优势,争取率先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政策,探索出台负面清单管理办法,扩大我市投资开放领域,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建立与上海和苏南的区域合作沟通机制,及早展开有针对性的对接,培养承接上海、苏南产业转移的能力,避免同质化发展和虹吸效应,实现与上海和苏南的产业互动双赢。
五、优化组织管理,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企业始终是市场的主体,良好的企业活力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十三五”时期,世界经济将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调整复苏阶段,全球经济体发展速度缓慢、乏力的事实不可回避。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环境中,我市企业发展同样也面临着融资成本高、管理方式落后、人力资源不足、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制约因素。为此,强化组织保障、激发企业活力应该成为“十三五”时期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是鼓励企业加快上市步伐。上市对企业来讲有着重大的意义,首先可以减少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解决融资难题,有助于企业加快实现转型升级。我们可以大力引进以“天使基金、创投基金”为代表的“创客”组织,对有意向进入上市轨道的企业进行培训和辅导,有针对性的制定上市计划,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的形式,进入上市企业队伍。二是强化企业领导者培训。聘请专业培训机构讲师,针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企业发展方式等问题进行讲座授课,通过分批、分行业的形式组织骨干企业、规模企业领导者参与培训,帮助其改善和提高企业领导管理能力。三是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模式。推广职业经理人理念,鼓励企业通过培育引进职业经理人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以更高的效率实现企业更好的发展。
关于我市“十三五”科技创新的建议
科技界别 许栋新
当今世界科技强则经济强。当前传统经济下行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先进技术(包括先进机器人、物联网、云技术、大数据、3D打印、移动互联网等)井喷式发展,技术革新带来了产业革新(如智能工厂)和商业革新(互联网金融等)。海门如何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率先爬坡过坎,抢占“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先机,“十三五”期间领跑苏中,的确任重而道远。
思路要“变”:遵循发展规律,行稳致远。
产业之先进,常源于认识之先进;产业之强盛,必系于思想之科学。一是求之于势,顺势而为。今年是科技体制改革“元年”,去年年底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密集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包括去年年底有关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改革方案以及资金管理意见、《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等。因此,在发展思路上,我们要立足海门,更要跳出海门,主动对接“一带一路”,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主动融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要在诸多“试点工作”上主动“请战”,应对科技和产业的变革。二是求之于律,顺势而行。抓创新驱动不能违背发展规律。推进创新驱动,不能“面子”很好看而“里子”很单薄,导致实际效果不够好,甚至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产业发展规律、科技创新规律。发展先进产业,必须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创新体系,引进培育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快突破高端技术,快速提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抓创新驱动不能脱离产业实际。科技创新脱离产业发展实际,创新链与产业链、市场链脱节,企业的创新活动就难以变成产业的发展动力。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创新人才同经济社会发展对接,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目标与推进路径的有机统一。三是求之于实,顺势而行。要立足产业基础之实。在新一轮发展中,只有植根产业深厚土壤,放大海门产业在全国的比较优势,才能推动产业结构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只有把发展产业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把准方向抓产业,立足自身抓产业,心无旁骛抓产业,才能在新的起点上有新发展。
眼光要“高”:瞄准世界前沿,高点定位。
创新驱动要引领产业朝着高端理念、高端服务、高端产业前进,努力成为立足全球视野的领先技术开拓者、面向国内外市场的智能制造引领者、支撑区域发展的服务经济先行者。一是以智能化引领模式革新。加快制造技术的智能化。组织开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形成一批满足重点领域需求的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产品,形成较为完善的智能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制造产业链,以先行一步的智能技术带动智能制造的迅速发展。加快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加速装备智能化更新,推进物联网技术、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应用,开展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打造一批智能制造龙头骨干企业和国际化信息技术企业。加快企业管理智能化。以智慧化改造提升企业精益生产和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计算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促进企业生产效率和效益的提升。二是以国际化升华发展理念。要以国际科技合作为纽带,新技术为要点,新产品为目标,率先扩大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的视野,抢占技术占领,加强海门科技创新的国际传动力。做好国际科技合作的顶层设计。深化与中国国际经济合作投资公司的合作,以海门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依托,深化与国际经济合作投资公司的合作,探索设立国际科技合作联合资金,鼓励海门有能力的企业与海外技术机构(企业)联系,鼓励更多的企业(研究院)通过国际技术转移,引进海外先进技术和研发机构,高标准规划建设国际技术创新园区。优化国际科技合作的发展格局。指导企业及时申报政府间对外联合研究项目,扩大海门企业、海门产业、海门技术对外的知名度,让国际合作成为海门名片。
路径要“优”:打造创新高地,砥砺前行。
发展的基础在产业,产业的关键在制造,着重把握好“四个重点”。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快科技金融、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质押等新金融业态创新,加快科技项目审批改革,以“拨改投、拨改贷、拨改转”等方式聚焦支持重点企业和项目。二是以企业为主体研发高端产品。坚持把创新型企业加速成长作为实现产业高端化的关键,鼓励大企业跟踪国际科技发展前沿,自主研发高端产品。加快财政投入,实施“小巨人”培育计划,组织重点领域攻关,提高先进技术装备能力。鼓励企业建设高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三是以园区为载体构建创新体系。深入实施“123”高层次创新创业基地的工作意见,鼓励乡镇园区按照“低成本服务、便利化条件、全要素融合、开放式平台”的要求,充分利用已有条件,盘活存量设施和场地,通过开放共享降低运营成本。积极利用“众包”、“众筹”、“众扶”等手段,重点强化众创空间的服务功能,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资本化途径、网络化支撑、集成化应用和国际化链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四是以人才为引领打造产业高地。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让一批领军型人才带动一批大项目建设,以人才优先发展带动先进产业发展,以人才优先带动产业率先。要打造海门人才特区,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深入实施“东洲英才”计划,集聚产业人才,加大紧缺人才认定扶持力度,在扶持产业的同时完善产业人才环境,形成与产业发展紧密配合的人才支撑体系,构建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良性格局。
氛围要“浓”:凝聚创新意识,重振雄风。
一要弘扬工商文化之蕴。海门人的血液中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工商文化基因,重工务实传统和开放创新精神为海门发展注入了新内涵。只有大力弘扬工商文化精神,才能挖掘产业发展内驱动力,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产业发展硬实力,把众创精神转化为众创实力。二要弘扬项目为王之论。要制定发展规划,瞄准重点领域,坚持优质高端,集中资源、集成政策、集聚力量,狠抓项目建设。要瞄准著名企业和上市企业,多上快上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市场潜力大的好项目,要建立地区间的统筹协调和利益平衡机制,建立市级重点项目领导挂钩服务制度,督促项目推进,协调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实现从招引、签约、审批、落地、建设甚至到竣工投产后,形成一人牵头“终身”服务、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三要弘扬实绩英雄之论。要强化区街、镇乡党政亲自抓科技创新的意识,不能再出现抓不抓创新一个样,抓得好与抓得差一个样,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紧紧把握新常态下环保工作的新标杆
无党派代表人士界别 邵向锋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生态环境良性回归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海门”的奋斗目标,“十三五”期间必须树立新常态下环保工作的新标杆,坚持“生态立市、环保优先”的发展原则,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回归。
一、“十二五”以来生态环境呈现的主要矛盾
1.经济社会发展扩张力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矛盾。“十二五”以来,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500亿元增长到836亿元,年均增长11.4%。但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从“十二五”期间生态环境现状调研结果看,我市地表水Ⅲ类的水质断面呈下降趋势,Ⅳ类、V类和劣V类水质断面逐渐增加;SO2和NOx排放量继续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虽控制在计划之内,但排放量逐年有所上升,并比“十一五”期末有明显增长。全市污染物排放强度居高不下,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强度长期处于高位,大气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繁重,压力空前。
2.污染综合治理强度与环境恶化速度的矛盾。“十二五”以来,为了实现污染总量控制、环境质量提升的目标,我市实施了一系列环保重点工程。在废气整治方面,以第三轮化工企业专项整治为龙头,先后开展了30家化工企业无组织废气排放专项整治、20家化工企业VOC废气整治、15家橡胶企业两轮废气专项整治、2个热电厂脱硫脱销整治;在废水整治方面,实施了“水环境综合整治”三年工程,全市8条主要河流的18个重点断面得到整治;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日处理4万吨三期工程即将完成;灵甸水务2万吨二期工程建设已经启动。对浒通河、通吕运河、海门河、民生河、12号横河、青西河进行了沿河整治;全市27家印染企业投入6708万元分两轮完成了提标升级。不断加大的污染治理力度,虽然减缓了污染扩张的速度,但仍未从根本上扭转恶化的趋势。
3.生态环境社会期望值与环保监管弱势性的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关切度不断增强。“十二五”期间,群众的环境信访明显高于“十一五”,环境问题方面的议案、提案也明显增加。2014年的“零点行动”、“亮剑行动”,督促整改的企业达120多家,处置解决各类环境问题250多个,连续两个月因环保问题实施行政处罚超200万元。但是,一些企业擅自扩产、偷设暗管、设施停运、违法排污的现象防不胜防,对此,群众不满意,社会不满意,政府不满意。在生态环境社会期望值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社会责任意识还不强的现实面前,环境保护和监管弱势性的问题仍显突出。
二、“十三五”新常态下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1.应科学确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目标。“十三五”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指标体系应与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总目标相吻合,在保持有效衔接的同时,应尽可能超前,提高标准要求,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环境条件。“十三五”资源利用效率应有明显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等减量指标应有显著下降;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生态系统稳定性有效增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立,生态文明水平与全面小康发展水平相适应。为此,新常态下的环保工作应以高水平的生态环境质量为新标杆,以大气、水、土壤三大环境因子为重点,加强生态管治、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体制机制的创新建设,加强污染系统防治和生态系统修复,通过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和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加速推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回归。
2.应充分发挥环保监管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引导作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十三五”期间,要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关,坚决禁止高能耗、高污染的建设项目,严格限制环境风险物质多和风险程度强的建设项目,一律停批不符合环境功能区规划要求的建设项目,从源头上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和扩大;强力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明确时间表,淘汰落后的产能和技术设备,全面取缔城区小型燃烧锅炉,坚决关闭技术落后的小电镀、小印染、小化工企业;严格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的要求,加大检查执法力度,从严查处未批先建、擅自扩建的违法行为,对违法生产装置一律予以拆除。
3.应有效落实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确定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坚持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于污染治理技术落后、废水废气不达标的企业,严令限期整治和改造,整治和改造不到位的实施关停;坚持贯彻“谁污染、谁恢复”的原则,明确搬迁企业对原厂址的生态修复责任,或根据修复难度,要求企业进行生态补偿;加大对污染企业环保设施的管控力度,从严查处治理设施停运或非正常运行的违法行为,对于故意停运治理设施和偷设暗管的严重违法行为,在处于最高额度罚款的同时追究刑事责任,通过铁腕治污提高企业的环保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
4.应大力推进污染治理产业化、集约化的运营模式。推行环保治理产业化、集约化是提高污染防治能力和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十三五”期间,在继续提标升级现有化工园区环境治理的同时,加快电镀产业园等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通过园区的发展促进行业装备水平的提升和落后产能的淘汰;要推进企业污染治理运营模式的改革,引入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市场化管理机制,建立污染治理设施第三方运行机制;推广区域污染治理的PPP运营模式,聚合社会资金、技术、管理力量,共同参与政府主导的环境治理工程的建设运行;加快工业危险固废焚烧中心的建设,尽快解决化工企业面广量大的固废问题,减轻危险固废带来的环境压力和风险。
5.应共同构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体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在当前的行政管理框架下呈现多边界的特点。因此,要注重建立生态环保的部门联动机制,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整体联动,找准工作结合点、着力点,加大会办督办查办力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要注重建立污染治理的企业联动机制,特别是在园区应鼓励企业之间资源共享,利用循环经济原理,建立上下游治理的衔接链;要积极探索企业排污权的市场交易,促使企业更加注重环境经济效益;要开展企业环境风险和环境行为评估,向社会公开企业的环境状况和信誉;要建立生态环保监督社会联动机制,发挥社会舆论、新闻媒体、互联网等监督平台作用,共同构筑一条坚固的生态环保红线。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卫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医卫界别 高 峰
卫生事业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既是民生事业,也是实现高水平小康的应有之义,发展卫生事业,基层是重点,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事业的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硬件建设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作为卫生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核心要素,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着许多的不尽人意,从而影响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影响着群众的就医感受。
一、基层卫技队伍现状及原因分析
1.卫技人员总量不足,配置不合理,人员进入机制不畅。执业医生总数不足,按照“更高水平小康”指标要求,每千人拥有执业医生数目标值为2.25人,而我市目前为1.95人,各医疗卫生机构均存在缺编缺岗缺人现象;在城乡之间卫技人员数量不平衡,市区医院(人民医院、中医院)按1999年核编标准基本满编满岗,但离现代标准相差甚远,十四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是严重缺岗缺人;村医队伍不仅数量奇缺,而且年龄老化、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在岗的村医中,超龄服役占70%,同时后继乏人。近年来卫生系统计划与实际招聘数相差甚远,计划数与实际招录比例42%;由于编制政策严控,仍执行1999年核定编制数,已严重滞后;3:1招考比例门槛过高,再加“当年退多少补多少”的规定,那么卫生人员配备永远处于“饥荒”状态,更谈不上人才储备。
2.高素质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因医疗科研环境有限,且无特殊待遇,硕士学位以上医疗专业研究生学成后愿回乡工作的较少,引进高端人才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条件艰苦、交通不便,工资待遇低、特别是事业发展空间小,已经成为卫技人才引、留困难的硬伤;虽然我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列入全额拨款单位,绩效工资考核7:3发放,而单位考核总额低,人数少,差距小、矛盾多,激励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招聘无太大的吸引力。
3.村医队伍不稳定。村医在农村防病治病一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卫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由于村医年龄大、业务水平低、收入少,人员身份、待遇还未理顺,定额岗位补助低,养老保险个人要承担80%的比例,平均每人每年三万元左右,特别是村医补充无来源,这个“网底”已不再牢固。
4.财政投入仍然不足。受地方财力限制,差额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采购、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基本建设、职工工资等相关补助政策难以落实,常需要举债进行基础建设、购置基本设备、负担大量的人员工资,导致医务人员待遇受到影响。
二、关于加强基层卫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着力推进机构编制改革。要发展,就要敢于打破框框。目前,基层中心医院以上的医疗机构均为差额拨款单位,建议编制部门从实际出发,根据发展需求,重新核定医疗卫生机构单位编制,在核编范围内发挥用人单位自主招聘权限。并在编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建立编制动态管理制度,统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减员编制使用指标,并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
(二)改革现行卫生人才招考制度和办法。在医卫系统人事招聘工作中,要做到一宽一严。宽,就是要进一步放宽卫技人员招聘条件,扩大招聘覆盖面;严,就是要充分考虑卫生行业特点,允许用人单位参与专业技能考核,确保卫技人员招录效果。在招聘工作中,应针对不同对象制定个性化办法。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上,建议相关部门简化手续,充分尊重用人单位的自主权,落实“用人单位选人,人事部门审查”的进人机制,建立起引进中、高级人才的绿色通道,通过降低或取消研究生岗位招考比例等方式,对通过面试的应聘者可以在招聘现场当场签约。对一些紧缺专业、急需岗位和乡镇医疗机构岗位,应从实际需要出发确定报考条件,通过降低开考比例,降低学历要求或设定合格线等方式,便于基层单位能招录到人才。对村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要面向社会招聘,并给予一定的编制数,可实施大学生村医工程,列入事业编制。另外,对招录人员数采用累计式方法,上年度未满招录数可累计到下一年度,确保卫生人才的储备。
(三)广辟渠道,建立有利于人才注入的引才机制。引导医疗卫生单位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树立柔性引才引智理念,采取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方式灵活引进优秀卫生人才;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和离退休卫技人员到乡镇卫生机构服务;优先招录全科医学专业类毕业生,积极引导卫生人才到基层服务;发挥医疗集团、医联体作用,对新招录的医学毕业生实行先进医疗集团,经过规范化培训或全科医师培训后,经考核后二次分配到各医疗机构,并定期轮训,同时鼓励上级医院卫技人员向乡镇、社区流动。
(四)政策吸引,提高待遇。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体制、制度的竞争,出台优惠政策、提高人才待遇是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重要措施。
1.对高端人才学科带头人、创新型人才、特聘教授等顶尖人才应按规定进行奖励并设立科研专项经费。
2.进一步修订完善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允许各地结合实际,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对差额拨款单位,按相关政策从收支积余中提取40%左右的资金用于职工福利基金和奖励基金,改善医务人员福利待遇,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建立基层医务人员补贴,鼓励医学类毕业生到乡镇医疗机构工作,优先晋升晋级,实行乡镇卫生院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津贴制度。
4.对村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要提高每月定额岗位补贴,并且财政上对其养老保险的个人缴纳部分给予大幅度补贴,同时将部分优秀村医列入编制内,以解决其人员性质问题。
5.实行绩效工资时应注重三个倾斜,即向临床一线倾斜、向学科带头人倾斜、向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探索院长、学科带头人岗位年薪制。
(五)切实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实施“三名”战略。加快市人民医院、中医院积极创建三级医院的步伐,努力创立省级重点专科,充分利用市级医院人才资源优势,培育和壮大名医、名科、名院。整合中医资源,努力打造我市中医特色专科品牌,做大做强中医专科医院,壮大中医人才队伍。
(六)拓展人才培养渠道,加大人才培训培养力度。依托全科医生培训、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建立全科医学教育体系,有计划地组织各类卫技人员参加岗位培训、规范化培训,强化对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有计划组织乡镇(社区)卫技人员进修学习、参加学术活动。
(七)创新机制,有效激励人才。
1.市委、市政府建立医学人才支持基金,作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医疗机构宣传、人才招录、培养等费用。
2.建立完善人才奖励制度。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双重激励作用,定期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优秀人才和单位进行重奖,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3.加大人才工作的宣传表彰力度,促进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每年表彰一批“基层优秀中医”、“一心为患者着想的好医生”、“优秀医生”、“优秀护士”,引导广大医护人员精心钻研技术,热心服务群众。
4.改善高层次人才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为其居住、出行、子女入学和家属就业提供保障。运用政府奖励、重点资助等手段,引导有能力的人才开展医学科研攻关、承担重大医学课题研究等,努力为人才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5.建立人才库,组织储备人才。在摸清现有人才和急需人才底数的基础上,建立卫生系统人才库,制定详尽的人才管理办法(包括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使人才队伍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使卫生系统专业人才队伍的全面建设和不断发展形成长效机制。
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努力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界别 黄德冲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建设“人民满意的教育名市”总体目标,坚持以优化办学条件为前提,以均衡师资配置为关键,以强化教育管理为保障,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着力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均衡发展。2013年,我市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市,2015年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复查。教育均衡发展,重心在“发展”,核心在“均衡”,根本在于“公平”,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区域教育发展过程中永恒的命题,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十三五”期间,教育必须要在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布局调整、师资队伍建设、民生工程推进等方面下功夫,推动我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深化改革,以机制创新促进管理水平均衡
要以机制创新为突破,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转型发展,走出一条符合海门实际的创新发展之路。
一是建立学前教育管理集团。近年来,市教育局组建了5个幼教共同体,构建起以市区优质幼儿园为领头雁、乡镇幼儿园为群雁的学前教育“雁阵式”发展新机制。下阶段要在共同体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形成“城乡联动、资源共享、辐射带动、共同发展”的学前教育集团管理机制。
二是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管理机制。义务教育阶段是我市教育最早进行集团化管理的学段,为教育机制改革创新积累了很多经验。目前,以市区学校为龙头,组建了12个义务教育管理集团(7个小学集团和5个初中集团),将城乡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全部纳入集团管理,实现了优质资源全覆盖。下阶段,要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管理集团机制和集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加快建立集团理事会、监事会为载体的集团内部组织架构,完善集团决策执行与监督机制。各义务教育管理集团要围绕“教育教学质量、校园文化构建、课程课堂改革、教师专业成长”等重大命题,通过视导、督查等方式,对各成员校加强指导,使集团成为体制机制的探索者、教师素养的提升者、课程课堂改革的引领者、质量提高的重要贡献者和均衡发展的关键推动者。
三是健全高中校际联盟发展机制。要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计划,以“课程拓展”为基础导向,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大力开发、实施学科拓展类、职业技能类、兴趣特长类、社会实践类等校本课程,构建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夯实基础,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学生。要加大优质高中创建力度,积极推动证大中学创建省四星级高中、实验学校、冠今中学创建省三星级高中。
四是建立职业教育校企联盟发展机制。要以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海门分院验收通过为契机,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机制为重点,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作用,积极探索由职业学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力量组成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增强职业教育办学的活力和服务能力。要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中职、高职、应用本科教育衔接贯通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车间进校”“企业课堂”等实用教学模式和“岗位学制”“现代学徒制”等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逐步实现招工与招生、培养与就业一体化。
二、优化整合,以布局调整促进教育资源均衡
近年来,我市完成了包场镇中、常乐初中的重组改造;重组新建了四甲初中。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扩区强镇”的部署,大力推动中心镇建设,对悦来初中、三阳初中、六匡初中等一些生源不足、条件较差的中小学进行整合,以增强中心镇的优质教育辐射力。但是,由于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镇流动,特别是农村居民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原有的学校布局已经不能适应人口流动带来生源变化的新形势,市区学校教育压力越来越大,农村学校却生源大幅度减少。生源的幅度减少使得部分农村学校教育资源闲置、浪费情况比较严重,生源的幅度减少也使得学校公用经费不足,学校运转困难,这种现象在农村初中尤为明显。
对农村学校而言,可以采取“以集团化办学为导向,以建设规模学校为重点,以创办寄宿制学校为突破,初中向中心镇集中,区域教育资源合理流动”的办学路子。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可以依照“统筹规划,政府引导;适当撤并,扩大规模;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改善条件,确保入学;提高质量,群众满意;适度超前,效益优先”的要求进行规划。
一是要坚持统筹规划,持续发展的原则。中小学布局调整并非相邻学校的简单合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要适应城镇化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以及当地农村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教育条件保障能力、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等因素,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学生就近上学的关系,努力满足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需求。对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与科学测算,加强科学论证,提出规划方案,切实增强学校布局调整的合理性、可行性与前瞻性。
二是做大做强中心镇学校的办学规模。政府应对此给予专项政策和财政经费支持,研究并制定涉及学校用地、建设资金、运行费用、招生范围和师资待遇等多方面的支持政策与实施方案,并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与途径加快中心镇规模学校的建设,一个中心镇建设一所规模较大的初中。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适当扩建具有较大规模的寄宿制乡镇学校,改善寄宿制学校条件,提高农村学校寄宿生的补贴标准。
三是提高农村学校寄宿条件,加强建设和管理。要考虑到学校布局调整后的资源整合,为路途较远的学生提供寄宿条件,要按照省市标准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为寄宿制学校配备学生宿舍、食堂、饮用水设备、澡堂等设施和聘用必要的管理、服务、保安人员。同时为学校配备心理健康教师。要科学管理学生作息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开展符合学生身心特点、有益于健康成长的校园活动,加强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和教育。要通过增设农村客运班线及站点、增加班车班次、缩短发车间隔、设置学生专车等方式,满足学生的乘车需求。
四是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2015年南通市中心镇考核文件要求,中心镇公办幼儿园比例要达到70%。目前,我市各乡镇仅仅达到了一个乡镇一所省优公办园的省定基本要求,距离70%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我市大量的民办幼儿园的存在,不利于幼儿园校安工程的推进,也与将来的义务教育逐步向幼儿教育延伸的大趋势不相适应。“十三五”期间,政府要积极筹措资金,逐步回购由原公办改制的民办幼儿园,可采取政府政策支持、以奖代补等方式加大支持力度。
三、突出重点,以教师流动促进教师队伍均衡
师资是制约农村学校发展的瓶颈,也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要根据江苏省政府《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意见》文件要求,以省教育厅规定“两个15%”的比例,对教育集团内校长、教师实行定期交流。让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惠泽更多的学生,名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推动城乡学校的均衡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充分发挥义务教育管理集团的平台优势,加大校长、教师交流力度,以集团机制破解职称评定、岗位设置、教师流动等难题,完善校长轮岗交流、市区骨干教师到农村挂职支教和农村教师到市区学校“顶岗”学习等制度,使教师逐步由“学校人”向“集团人”转变。探索实施音体美教师“走教制”,组织“卓越教师讲师团”定期到农村学校巡回讲学,开展“公益助教助学”活动,有效解决音体美教师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四、夯实基础,以民生工程促进办学条件均衡
要扎实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建立校舍安全长效管理机制,积极实施幼儿园校安工程工作。实施学校运动场地塑胶化工程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到2015年底将实现全市学校塑胶化操场全覆盖。大力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全力推进实验小学南校区、东洲小学南校区、弘謇初中、包场小学、海门港新区初中、海门工业园区小学、能仁小学等7所学校建设。加大信息装备建设力度,积极落实《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提升计划(2014—2016)》,加快中小学录播教室、数字化学习试点教室、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改造升级等信息技术重大工程的推进。以办学条件的改善推动城乡学校的均衡发展,促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让城乡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
关于“十三五”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建议
文化艺术界别 郁国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希望。“十三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如何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准确把握经济升级、产业转型和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机遇,提升文化的引领功能,加快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我市核心竞争力,为建设“富强美高”新海门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文化支撑。
一、科学分析,准确定位
“十三五”时期是海门经济社会发展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提升全市文化发展质量,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诸多优势叠加、政策红利集中释放的爆发期。长三角一体化、沿海开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对我市形成政策叠加效应,必将带来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尤其是“十二五”以来,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到今年年底,预计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全面超过省定指标。但我们也要冷静看到在文化建设和发展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称,文化硬件的投入不足,已全面落后于周边县市,与苏南更是遥不可及;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不足,公共文化的服务功能未充分彰显;区域文化的辐射力不够,尚未形成鲜明的文化形象和文化产品;文化产业规模小而散,龙头企业缺乏;专业文化人才断层断线,后继乏人,文化干部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科学的目标定位应当是保持苏中、苏北第一方阵、努力缩小与苏南的差距,经过5到10年的努力,全市主要文化指标力争达到国家和地区中等以上水平,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文化消费市场繁荣,文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各类文化形态不断涌现,居民人文素质全面提高,由此实现由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文化名市的跨越。
二、直面难题,优化路径
我们认为,真正的文化强市,必然是先进文化的弘扬之地,精品力作涌现之地和文化精华的汇聚之地。海门要建成文化强市和文化名市,需要进一步扩大文化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加大文化硬件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力度,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竞争力,需要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文化自觉氛围。同时还必须打造和拥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打造和拥有一批有强大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打造和拥有一批在文化艺术领域和文化产业领域的名师大家。根据我市文化迈上新台阶的要求,必须以特色化制定未来发展规划、以品牌化提升优质文化服务、以项目化推动文化工程实施、以精品化呈现文化建设成效。尤其要立足群众需求,推动文化与群众生活的融合,切实解决供需脱节、文化普惠等问题;提升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本地优势的融合,加强整合,形成龙头,解决小而散的问题;要发展城市文化,推动文化与城乡发展的融合,解决在城市扩张和中心镇建设中文化缺失的问题;要不断完善文化发展的扶持政策,切实解决产业导向不明、园区载体缺乏问题;要广纳文化人才,推动本土人才培养与柔性人才利用的融合,解决人才断线、专业人才匮乏问题。
三、精准发力,有效突破
一是培育城市人文精神。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全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培育新时期海门人文精神,把我市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示范区。
二是重构文化发展格局。
打造特色文化。根据我市文化资源秉赋,着力构建以古镇文化、生态文化、商贸文化、创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区域特色文化。比如,古镇文化:充分利用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的招牌,将余东古镇建设提升到市级层面,借鉴浙江乌镇等地经验,修缮古建筑,建成各类具有展示本地特色文化的小型博物馆、展示馆,充分展现通东文化魅力;生态文化:海门占有江海优势,大力保护沿江沿海生态,发展生态旅游,感受江海风情。
2.打造主题文化。比如:叠石桥商贸旅游区,江海风情休闲区,东洲河亲水文化区,謇公湖科教城创意文化区,城市文化活动集聚区,城市综合体时尚文化区,星期七农耕文化休闲区。
3.活跃民间文化。引导扶持文化带头人和文化热心人,发展货隆农民书画、其林红木创意、沈绣艺术传承等民间文化艺术。
三是推动文化产业集聚。
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创意产业,完善文化产业链。
2.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加强文化服务指导、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展文化中介机构、大力培育文化消费。
四是提升公共服务功能。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地标工程建设,完善公共设施网络,打造精品文化社区。
2.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开放利用公共场馆,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3.打造公共服务品牌:推出文化精品力作,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推进文化民生工程。
五是促进传统文化提升。加大文化研究宣传;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大力发展文博业;培育特色民俗活动品牌。保护好、利用好、开发好历史文化遗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要通过徽州会馆公园、东洲河人文景观带等相关文物点复建项目建设和“海门水街艺术品交易展示区”的建设,展现中心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要重点开发海门市独具特色的余东古镇、常乐古镇、大生三厂历史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资源。
六是培育引进文化人才。认真制定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训工程,加快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适应发展要求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在社区重点抓好社区文化志愿者、社区文化指导员、社区文体活动骨干和社区专兼职文化干事队伍建设;在农村重点抓好乡镇文化员、文化示范户、老年业余文体骨干、民间艺人队伍建设。
七是完善文化发展政策。
进一步扩大文化产业扶持项目,增强对优势文化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组织好市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项目的审定和扶持工作。积极协调申报国家级和省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项目。进一步完善优化海门市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政策意见,为全市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政策环境。
2.建立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系。以市江海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为主要平台,制定建立党委政府共同监管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监督机制。
3.认真开展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做好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系列课题的调研,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岗位、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改革。
关于完善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中共界别 黄建荣
自1982年起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同时也加快了我市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步伐。一方面老年人比例逐年增加。2014年末,我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有26.56万人,占总人口26.5 %。到2020年,预计达到30万人,占总人口30%。2030年我市人口老龄化将达到高峰,每3个人中将有一位60岁以上老人。另一方面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市家庭户均人口2.36人。预计到2020年,将出现“8421”倒金字塔型家庭结构,即1户家庭中有8个老人,4个小老人,2个年轻人加1个孩子。中国人的养老观念倾向于居家养老,但这种家庭结构意味着家庭养老功能已经严重弱化,将有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社会提供养老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将成为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的必然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仅可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而且是一种充满亲情乡情、符合人性的养老方式,老人们在不脱离温馨家庭环境和熟悉社区环境的情况下,就能享受周到的服务和贴心的照顾。因此,它必将成为今后养老的一种新趋势。
一、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经过“十二五”的强势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所有村级社区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信息平台初步建立,同时为部分特困、高龄老人安装了呼叫器,养老服务内容正在不断拓展。但总的看来,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项服务功能还不是十分完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服务站设施不够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名义上都已经建立,但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绝大多数社区提供的场地、用房不能满足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际需求。有的只是在社区办公场所加挂一块牌子,放置一张桌子。少数拥有专门用房的服务站也存在服务设施设计不合理、适用性较差、服务设施不够齐全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老服务功能的拓展。
2.专业服务人员严重不足。目前还没有一支真正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业队伍。已建的居家养老服务站虽然配置了少量管理和工作人员,但多为社区干部兼职,无论是从专业素质上,还是从时间精力上都难以满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因为人手不足,许多正常工作难以开展。少数服务站已能提供一些居家养老服务,但服务内容大多仅仅停留在用餐服务方面,像日间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项目都无从谈起。
3.资金投入不足且来源单一。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要依靠政府公共财政投入,这种依靠政府投入的单一模式无法满足居家养老服务日益扩大的需求,养老服务普遍处于资金短缺的困境,无力设置扩大场所、添置设施设备、增加专业人员,从而影响了社区养老服务的持续深入开展。
4.全社会参与程度不高。一是一些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对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工作力度不大。二是老年人的子女或者老年人本身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认识不足,自觉参与意识不强。三是社区志愿者组织没有形成长效稳定的工作机制,特别是没有专业的市场化运作的服务企业加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难以有效提升。
二、完善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单独依靠民政部门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和协调的作用,将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志愿服务、社区互助服务、市场有偿服务有机结合,努力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多方面的需求。
1.建立持续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一是将社区养老设施建设和正常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根据发展需要,逐步形成制度化的自然增长机制。二是建立社区养老服务补贴普惠制度,对达到规定年龄的老年人,无论是否有收入,均由政府给予一定数额的社区养老补贴;对有经济支付能力的老人根据收入高低制定有偿、低偿服务标准;对社保金较低的企业退休人员、低保低收入老人等制定分档次服务补贴政策。三是以优惠政策寻求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有益的精细化服务。如建立税收减免、以奖代补等长效机制,引导培育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吸引各类商家加盟养老服务网络,鼓励社会资金捐赠资助养老服务项目。同时,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多渠道解决社区养老投入不足的问题。
2.推动社区养老服务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的关键就是要有能够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服务的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服务队伍。服务设施方面,要建立社区养老智能平台,通过信息交换和记录功能,建立为老年人提供各项服务的社区之家。一是对老人进行GPS定位跟踪,有条件的开设远程健康监护或视频关爱。二是将社区作为基本的服务单元,通过系统平台,及时了解老人的需求,并根据需求做出回应。三是以老人数据库、呼叫中心及紧急呼叫终端为基础,构建紧急救援、生活帮助、主动关怀三大服务方式,打造“公益化为前提、社会化为基础、市场化为补充”的信息化、智能化的虚拟敬老院运营模式,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队伍方面,一要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造就一支初、中、高级不同层次的专业人员队伍,推动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二要大力培养从事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专业人才,建议在海门高校开设社区养老专业,培养输送专业人才。三要加大社区养老服务工作者培训力度,根据专业工作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对社区养老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教育。如社区养老服务组织管理、老年心理知识以及老年医疗护理常识等内容,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服务水平,使他们在从事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时更加科学、规范。
3.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化和服务的全面性。首先,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要达到网络化。形成就近、便捷、专业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在构建服务网络过程中,既要防止供需脱节,又要避免摆花架子和形式主义。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以村级社区为基本范围,设置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在乡镇街道设置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中心,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逐步孵化一批规模较大、企业化运作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实行跨区域服务。其次,要促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多样化、系列化、专业化、层次化。每个社区要逐步覆盖各种设施,包括集中居住设施(日间照料中心)、医疗护理设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文体活动设施(老年活动中心、老年俱乐部、老年健身中心)等,满足老人医疗、保健、娱乐、交流、生活照料等各方面的需求。服务的内容要逐步覆盖适量住养、入户服务、紧急援助、日间照料、保健康复、文体娱乐等多种项目。而入户服务的内容要逐步覆盖家务整理、生活照料、送餐服务、陪护服务、临终关怀等方面。同时,社区养老服务要切实为老年人开展“人性化”服务,防止“模式化”倾向。
4.积极倡导志愿服务,提高全社会参与程度。鼓励和支持社区单位、居民、大中专院校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为老人提供多种多样的养老服务。倡导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为老年人提供义务服务,并形成制度,多渠道、多形式壮大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根据实际,探索建立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的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社会志愿者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积极性,由此形成全社会参与的长效机制。
关于“十三五”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建议
中共界别 王飞
城市是现代经济的载体,城市现代化水平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立足产、城、人全面融合,精心设计城市,合理布局产业,城市框架明显拉大,生态环境显著优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去年6月,省政府批复同意我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为我市“十三五”时期和未来15年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依据。宏伟的蓝图令人振奋,美好的前景使人向往,但城市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很多工作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在统筹中完善。纵观我市目前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实际,宏观方向已经确定,但在微观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公共资源配置不尽公平合理、道路交通不够畅通便捷、城市安全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等,这些问题直接关系百姓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不容忽视。为此,特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合理配置资源,让城市发展更“均衡”
近年来,随着城市南进的进程不断加速,我市城市框架迅速拉开,南部新城已初具规模。但我们发现,新城区教育、医疗、商业等公共资源的匮乏,老城区停车场所、公园休闲等设施的短缺,以及新城区通往高速路口等外部交通网络不够顺畅、老城区内部交通拥挤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亟待解决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新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比较欠缺。根据以往经验我们不难发现,教育资源的配置直接影响着人口的搬迁。居民选择居住地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随学而居”,古代就有“孟母三迁”的例子,现在离学校的远近仍然是居民选择居住地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孩子能上好的学校,家长不惜重金在学校附近买房、租房,甚至想办法把户口迁过去。因此,关注教育资源的配置对城市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一个区域如果有了好的教育资源,就会有人到该区域安家落户,就会形成一个人口聚集地。而目前我市主要的优质教育资源都集中在老城区,新城区比较欠缺,这就造成老城区教育资源的溢出,不少新城区家庭将孩子送到老城区学校上学,来来回回非常不便,也因为路程较远,接送往往驾驶汽车,造成主城区学校上学、放学期间的拥堵。而影响更为深远的是,造成老城区人口向新城区转移缓慢,新城区的人气不能快速聚集。二是商业资源的配置过于集中。新文峰等新型城市综合体、欧尚和乐天玛特等大型超市、银行机构等均集中在长江路或其附近,一方面造成其他区域群众消费的不便捷,另一方面也造成长江路一带的拥堵。三是老城区健身休闲设施不足。从公园建设、绿化等方面来看,老城区明显滞后于新城区,造成了老城区居民想找个健身休闲的地方却没有去处,新城区建好了公园因为远离居民区而无人前往,不尽合理。
城市配套设施的建设,关系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品质。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均衡教育资源分配。建议由政府主导,通过向新城区搬迁部分名校,或者办分校等措施,在新城区高标准配置优质教育资源。二是合理规划商业体。按人口分布情况来规划建设商业体,尚未入驻长江路的商业体不再入驻,在新城区住宅小区相对集中的区域附近新规划建设商业体,促进群众生活圈、消费圈的有机融合。三是完善老城区公共设施建设。在老城区适当拆迁,增加绿化,建设公园、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此外,要大力抓好道路畅通工程,主要是新城区与高速路口和未来火车站之间的高架直通工程、老城区道路拓宽延伸工程,让交通更便捷畅通。
二、强化规划管控,让城市生活更“安全”
城市具有人口集中、经济集中、社会财富集中、现代化设施集中等特点,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惨重的财产损失,严重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安全始终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第一要素”。
在现实生活中,安全缺位的情况并不少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易燃易爆危险源与周边建筑的安全间距不足。加油站、液化气站、危险化学品仓储、易燃易爆品经营商店等危险源与周边建筑特别是居民生活建筑之间的安全间距不够,有时我们会看到加油站围墙外就是居民房或厂房,化工厂内危化品仓储不符合安全防护距离的要求。今年8月12日天津港爆炸事故,用惨重的代价再次为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二是高层住宅消防安全存隐患。现在,高层住宅越来越多,动辄30多层,这给消防安全带来不小的隐患,一方面,居民消防意识不强,对长期不使用的消防设施维护不尽到位;另一方面消防大队的救火设施无法达到20层楼以上的高度,高层住宅一旦发生火灾,只能依靠自身的消防设施加以扑救。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正在进行外墙装修的教师公寓的脚手架起火,尽管参与救援的消防车辆达七十辆之多,参与扑救的消防官兵也达上百人,但是大火依旧没有被迅速扑灭,反而因为火越烧越上,越是高处风越大,就越助长火势的蔓延。此次事件给我们的警示非常深刻,高层住宅的消防安全难以令人放心。三是城市地下管网建设达不到要求。有的是设计不合理,有的是偷工减料,造成城区只要下大雨暴雨,就会开启“看海模式”。此外,城市水、电、油、气、通讯、化工等各种管线纵横交织,多头管理,往往是挖自己的管伤别人的线,不出问题发现不了问题。
安全工作刻不容缓,根据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建议:一要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加强安全管控。切实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最高职责,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理念和要求。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那些安全风险确实较大的生产设施,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以规划”的要求,不断增强底线思维、红线意识,对怎样规划避险、重大危险源周边需要多长的隔离带和缓冲区以保证安全等问题,要广泛听取专家和群众意见,进行全面深入的安全评估和论证。要统筹解决城市规划实施中的安全问题,特别是在布局规划、旧城区改造等过程中,当规划或施工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二要狠抓严管高层住宅消防安全。在高层住宅规划设计上要充分考量,做到“零让步”、“零缺陷”。落实管理责任,强化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杜绝随意占用消防登高面、消防车通道,损坏消防设施、器材等行为,让消防设施在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响”。三要严把“地下”工程质量关。对地下管道、线路等“看不见”的工程,要加强监管,把每个工程、每个项目都建设成为精品工程、样板工程、优质工程,确保城市安全运行、企业安全生产、公众安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