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海门市委员会 苏ICP备05086090号 地址:海门市北京中路600号 邮编:226121 电话:0513-82212597 |
把握重点 突出关键 加快推进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 ||||
| ||||
| ||||
在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下,如何通过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培育经济发展新动源,是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近期,市政协围绕推进协同创新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从发展规律看,经济发展一般要经历资源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四个阶段。数据表明,一般投资拉动型经济投入产出比只有1:2左右,而创新驱动可以超过1:50,可以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协同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保持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的主要方式。所谓协同创新,就是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壁垒,有效集成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从而显著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和效率。从本质上看,协同是一种组织手段,创新才是最终目标。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主体多元,要素多样,目标相同,相互之间既独立又关联,能整合可调控”。“主体多元”,就是开展创新活动的主体可以是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可以是金融机构、社会中介组织等;“要素多样”,是指在创新活动中需要集聚产业、项目、技术、资本、信息、平台、人才等各类要素资源;“目标相同”,就是各类主体都是围绕创新这个目标开展相关活动;“相互之间既独立又关联,能整合可调控”,是指各类创新主体发挥各自的优势,建立一种动态互补的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各种资源要素能合理充分流动并实现高效组合。 当前,我们推进协同创新,有不少有利条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从国际上看,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国际竞争变得日益激烈,一些发达国家为了能在竞争中赢得优势,率先围绕科技创新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和尝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协同创新模式,有力抢占了发展制高点。从国内来看,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调要“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省、南通市也分别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作了专题部署,提出了今后一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这些都为我们推进创新发展、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指明了方向。从我市来看,“十二五”以来,我市以创建省创新协同示范基地、省创新型试点城市为抓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科技创新工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升。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在产业基础和结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载体平台的打造和功能发挥、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整合、体制机制保障和资本运作等方面还有明显差距,协同创新工作还任重道远。在“十三五”征程即将开启之际,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是新常态下主动顺应发展形势变化的必然需求,是实现经济增长动力根本转换的不二选择,也是推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有效路径。 “十三五”时期,应该把“推进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作为引领今后一个阶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抓手,通过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加强创新资源集成,优化创新体制机制,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加快构建以“政府为引领、产业为基础、企业为主体、园区为载体、资金为保障、人才为支撑”的协同创新格局。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立足产业的基础地位,激活创新转型的内在动力 产业是实施创新活动的基础和依托。从我市产业的实际情况来看,传统产业仍然占比较高,特别是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制造业,总体上还处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的中低端,产业集聚度不高,自主创新和品牌竞争力不强。对此,应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的要求,加大创新转型力度,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 1.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应鼓励和支持企业在原材料研发、生产过程、产品质量、销售模式等方面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推动传统产业由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由同质竞争向差异发展转变。重点做到“三个化”。一是坚定不移走绿色化发展之路。围绕低碳、循环、绿色发展方向,继续下决心淘汰、关停、转产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低生产率的企业,倒逼企业加快技改和产业升级。二是大力扶持走智能化发展之路。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步伐,支持传统产业利用智能装备技术对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鼓励企业在制造过程、制造工艺、制造技术等关键性生产环节实现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三是积极鼓励走品牌化发展之路。世界上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产品。对我市而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意味着一味地淘汰传统产业,而是应通过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加快产品推陈出新,以品牌化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最终实现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2.不断壮大主导产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进一步做强做优机械制造、现代家纺、电子信息、轻工建材等四大主导产业,力争到“十三五”末,四大主导产业产值突破2100亿元。应把推进“两化融合”作为壮大主导产业的主要抓手,以信息化手段促进研发设计创新、业务流程优化和营销模式革新,加大“两化融合”由局部应用阶段向综合集成阶段过渡,推动主导产业加快构筑竞争新优势。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市主导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创建南通市级以上“两化融合”试点企业、示范企业突破90家。着重分四类对象推进。一是对处于两化深度融合阶段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建立基于标准化的信息开放系统,实现产业链的信息流通和共享。二是对处于集成应用阶段的大型企业,重点推动企业建立信息共享的管理、控制、结算、营销、决策等系统,实现商务运营的电子化和管理决策的智能化。三是对处于信息技术应用阶段的中型企业,重点推动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产品设计和开发能力,提高生产过程控制水平。四是对信息化基础较弱的小微企业,重点引导企业在公共服务平台上发布产品信息、展示企业形象,推进财务和办公自动化,逐步开展网上客户服务和网上贸易洽谈等商务活动。 3.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围绕海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在生产流程、核心技术、关键部件、高端装备、终端产品等方面大胆突破,积极抢占技术、市场、产业制高点,推动其尽快成长为我市经济的主导产业。力争到“十三五”末,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0%。应在现有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在四个方面突破。一是以招商重工、中远重工、海新船务为代表的海工装备制造产业,瞄准“世界先进、中国一流”的发展目标,尽快突破核心技术环节和高端装备配套,下大力气破解核心装备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提高设备国产化率,打响海工装备“海门制造”的影响力。二是以巴塞利亚药业、慧聚药业、现代制药、晨牌药业以及南通华尔康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材产业,加大医药中间体、世界级原料药、新型成品药以及医用耗材等终端产品的研发力度,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份额。三是以中兴能源装备、振康机械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突出总装及核心零部件,重点突破3D打印、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伺服系统等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关键共性技术及部件。四是结合“智慧城市”建设,以落实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和省市有关意见为抓手,切实加快“互联网+”与各行业渗透互融,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重点产业、关键领域融合创新,着重在工业机器人、建筑创意设计、家纺创意设计、节能环保、跨境电子商务等方面,挖掘和培育新增长点,形成经济发展新动力。 二、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全面深化政产学研合作 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体。近年来,我市企业在技术自主创新水平上,纵向比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横向比仍存在不少差距。目前,全市还没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企业(72家)数量偏少。高新技术企业占规模以上企业数为11.5%,距离省创新型城市指标差3.5个百分点。对此,应加快研究制定和完善有利企业科技创新的一揽子扶持政策,引导企业以政产学研合作为主要形式,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重点,以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创新成长为行业的领军企业。到“十三五”末,培育1-2家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级的工业龙头企业。 1.激发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一是尽快建设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团队。企业家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主心骨”。受知识背景、传统文化基因等影响,“求稳健、乐守成”一直制约着一小部分海门本土企业家的发展。表现为一些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心态,难以做大做强,难以成长为领军型、支撑型企业;一些企业重短期效益,看不到长远,过分精于核算成本,影响了创新的步伐,企业竞争力不强,不能持久发展。为此,应进一步转变企业家理念,通过经常性地组织学习考察培训,帮助开拓胸襟和视野,寻找更高发展定位和标杆;通过完善重点企业联系帮扶制度,及时化解发展瓶颈和困难;通过加强表彰激励,形成全社会关注和服务企业的良好氛围。当前,不少海门本土企业正值“老一代”向“青二代”过渡之际,应格外重视和保护好新一代企业家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推动其由“富二代”向“创二代”顺利转变。二是积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切实解决好目前我市高新企业申报和相关奖励政策落实“两张皮”的问题,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力度,认真落实好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对所有企业实行的研发经费加计扣除政策,力争做到符合条件的企业应享尽享。以“一站两院三中心”为重点,引导骨干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吸收引进人才,建设专用场所,购置科研设备,提高科技装备和研发实力。引导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研发设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努力变“贴牌”为“创牌”,变“企业制造”为“企业创造”,变“引进标准”为“输出标准”。 2.深入开展高端嫁接合作。苏州市与中科院合作,通过一个“纳米研究院”,造就了一个纳米产业群。常州市武进区采取市区两级政府共建形式,在地方没有任何产业支撑的背景下,无中生有成立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短短三年就引进了11个团队,培育了17家高科技企业。对海门而言,要突破科研院所少、创新资源先天不足的制约,走高端嫁接合作之路。一是坚持以我市主导产业、新兴产业、重点企业的需求为导向,既想方设法积极引进来,又鼓励企业大胆走出去,通过组建由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借助外力研究、开发和改进关键技术,实现市内、市外两种创新资源为我所用。二是有计划地根据我市产业特色,在我市布局重点高校院所技术转移中心、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等成果转化平台,形成一批市内外协同创新的稳固联盟。三是加大对已建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平台的财政投入力度,促进其实质性运作。并加快研究制定技术转移中心(平台)绩效考核标准,真正做到引进有扶持、成效有奖励、退出有机制。 3.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有效方式,促进科技成果、专利发明、现代管理理念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益,转化为竞争优势。一是应鼓励和引导科研机构实行“面向企业+收集难题+企业定制+开发研制+推广转化”的项目运行机制,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率和一线研发人员成果转化收益。二是围绕海工装备、现代家纺、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搭建技术交易公共平台,支持各乡镇(园区)根据自身产业特点探索建立网上技术市场,吸引成果、技术、中介、资本、人才等关键要素集聚,实现互联互通。三是扶持发展优势产业领域中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盈利能力强的研究开发项目,努力形成一批高、新、特、精的重点企业。四是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多元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等活动,继续深入实施专利和标准化战略,鼓励企业着力开发专利技术,提高发明专利比重,强化科技成果在生产环节的推广和应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五是逐步制定自主创新产品的认定标准、采购清单和指南,不断提高政府采购和公共资源交易中的应用比重,推进本地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广泛运用。 三、提升园区的承载功能,打造特色鲜明的平台载体 创新载体是集聚创新人才、提升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总体上,我市特色产业基地、专业园区数量偏散,配套、集聚能力不足,高新区建设力度、层级和规模还不够,国家级都市科技创业园孵化功能还不强,市科技创业园迟迟未竣工运行。为此,应以建设创新型园区为目标,加快推动专业化园区提档升级,进一步放大各类平台载体的集聚、服务和创新功能。 1.提升运作层面。应在全市现有各类特色产业基地、专业园区的基础上,研究市级层面上的重点产业基地、专业园区发展规划,明确各自发展定位,分类分层做好建设推进工作。凡是被确定为市级重点产业基地和专业园区的,应提升到市委、市政府运作层面,通过举全市之力,集聚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共建共享,使其真正成为产业、人才、创新的高地,发挥好其在创新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2.坚持专业化方向。专业化、特色化始终是产业园区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生存之道。当前,随着市委市政府“123”高层次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市各区镇以科技孵化器、科技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等名义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日益增多,在承接外来创新资源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还存在着定位类同、同质竞争等问题。对此,应引导各园区坚持专业化发展方向,根据各自产业基础准确定位,严守产业特色,认真研究宏观政策和发展趋势,主动追踪产业前沿,围绕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和上下游配套项目,吸引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进驻,真正实现“一个园区、一个产业、一批企业”的发展格局。 3.突出发展重点。重点专业园区是开展创新活动的主战场。当前,市级层面应着重抓好三个特色园区。一是市科创园。重点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力争早日竣工。通过采取政府整体回购(或部分回购)的形式,进一步明确和理顺运行机制。并围绕以共性技术研发、新兴产业孵化这一目标,加快海门产业技术研究院筹建进程。二是謇公湖大学科技园。重点在做环境、强功能,力争今年年底前出好形象,初步具备招商条件,最终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三是海门科技园(市生物医药科创园)。应坚持原始创新和技术研发转化为方向,在延伸产业链上做好文章,加快构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科技创新创业链条,力争跻身省级高新区行列。 4.完善服务配套。一是围绕产业发展需要,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设计平台、检测平台、信息平台、技术交易平台等为重点,推动各专业园区建设具有集成性、共享性、开放性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公共技术支撑,解决共性技术难题,夯实园区服务创新工作的基础。二是立足各自产业定位,按照“缺什么,补什么”要求,不断强化适合园区发展需求的物流、金融、咨询等专业化配套功能和第三方中介服务,进一步完善居住、教育、商务等生活配套设施,以人性化的园区环境不断增强对产业、创新要素的吸引力。三是加快研究制定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配套政策,鼓励利用存量商业商务楼宇、旧厂房等资源改造,提供开放的创新创业平台,打造一批形式多样、要素齐全、活力充沛的众创空间,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良好平台。 四、强化资金的保障作用,形成多元投入的支撑体系 资金是创新的血液。目前,全市研发投入虽然增加较快,但占比仍不高,低于南通平均水平。同时,市级科技三项经费的增幅明显低于市财政收入的增幅。2014年我市财政科技经费为1.4796亿元,占全市一般预算支出比例为2%,离省创新型城市4%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为此,应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各方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完善以“市场引导投资方向、政府提供政策环境、企业作为投资主体、金融作为主要手段”的稳定投入机制,以资本杠杆撬动转化更多的科技成果。 创新政府财政资金扶持形式。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按照“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的要求,把对科技事业发展特别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性投资,逐步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经费自然增长机制,确保财政科技投入高于经常性收入增幅。二是改变部门各自分钱分物的管理办法,建立跨部门的财政科技项目统筹决策和联动管理制度,综合协调政府各部门科技投入专项资金,变“撒满天星”为集中扶持,发挥好财政投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三是尽快建立一只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创新基金(天使基金),放大财政资金的引导效应。 2.切实发挥金融资本的积极作用。一是结合我市实际,在现有金融体系的基础上加大创新力度、寻求重点突破,尽快研究出台科技金融专项扶持政策,有组织、有计划地扶持创业时间短、科技含量高、有形资产少、成长速度快、资金需求量小的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有效解决科技企业创业融资瓶颈问题。二是鼓励传统商业银行探索建立科技贷款专营机制,尽快推动由地方财政资金配套、银行放贷相结合的“苏科贷Ⅱ”项目落地运行。三是引导和规范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运行和管理,积极鼓励其面向中小科技企业开展贷款业务,大力发展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信贷创新产品,千方百计为科技企业融资提供方便。 3.广泛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一是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参与高科技项目的风险投资,每年引进1—2家知名创投机构在海注册设立分支机构或成立创投基金,强化对创新成果在种子期、初始期的投入,加快构建以种子基金、创投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为主体的风险资本投资体系。二是积极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强化上市规则辅导和企业策划包装,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扩展企业创新创业资本渠道。三是探索试行科技保险,扩大专利保险的受惠面,努力将创新风险降到最低。 五、加大人才的引育力度,强化创新工作的智力支撑 人才是创新的根本保障。习总书记强调“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当前,各地对人才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特别是对高层次人才的各种优惠政策更是层出不穷。近年来,我市以人才强市为依托,研究出台了“东洲英才”计划、“企业聚才”工程、引进和培育国家“千人计划”人才(项目)激励办法以及产业人才发展“523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有效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产业的发展局面。但对照先进地区来看,还存在着人才载体不多、承载能力不足、企业引才意识不强、区域比较优势不明等差距。为此,应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育体系,努力以人才高地造就产业高地。 1.强化人才的引育导向。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必须以产业为中心、为载体、为目的。应切实解决目前我市人才引进中出现的对接成功率不高、为完成指标而多头挂靠、签约挂名多于项目实际运行等问题。一是立足我市产业发展现状,围绕装备制造、现代家纺、电子信息、轻工建材等主导产业以及海工装备、生物医药、现代建筑、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努力引导各类人才向产业一线、企业一线、创新一线集中。二是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作为人才引育工作的重点,坚持国际化视野、开放式合作,“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大力引进领军型初创式人才及其团队、高层次嫁接式和创新型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等,不断提高高层次人才与我市产业发展的匹配度。三是进一步完善引进人才的考核评估机制,创新技术人才的流动机制,系统解决好各类人才走出实验室、走向企业的后顾之忧。 2.发挥企业的主角作用。目前,我市多以政府主导的人才引进模式为主,企业的着眼点仍停留在眼前的经济利益上,舍不得在招引高层次人才等方面的投入,创新意识和人才储备意识不强。即便招引,也是只求“短平快”效应,满足于简单的技术合作。为此,一是应引导企业树立“投资人才是最有远见的投资、人才投资是最有效益的投资”的理念,加大对企业主和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培养力度,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大对人才工作经费的投入,夯实企业人才工作的基础。二是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扶持企业申报建设国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切实提高企业吸聚高层次人才的承载水平和容纳能力。三是将人才政策优惠补贴的奖励主体向企业倾斜,特别是支持企业对一线技能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四是建设好人才、技术、项目合作平台,通过“人才+项目+资金+团队”等方式,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走进企业创新创业。 3.提供优质的环境要素。人才竞争,归根结底是环境竞争。着重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在人文环境上,应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珍惜人才、鼓励创业的良好氛围,切实保障各类人才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权益。二是在工作环境上,应加快完善创新创业融资服务和孵化服务平台,切实解决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瓶颈制约。三是在生活环境上,应切实解决人才居住、医疗、社保、购房、子女入学、配偶安置以及购物消费、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努力营造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创大业的发展环境。特别是针对一部分企业反映强烈的适龄青年人才找对象难的问题,市人才办、共青团、总工会、妇联等单位应切实担当起应尽责任,增加活动的频度和规模,帮助解决他们婚姻大事,促使其落地扎根。 六、加强政府的引领作用,完善协同创新的机制建设 大力实施协同创新,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事关海门未来发展大局。为此,应充分发挥好政府引领作用,努力推动创新工作从过去各唱各调的“独角戏”转变为抱团合奏的“交响乐”。 1.强化组织推进。一是把实施协同创新摆上重要位置,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发改委、科技局、人社局、商务局、投资促进局、人才办等单位参加的市推进协同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分析,统筹推进全市创新发展工作。二是不断优化考核督查机制,进一步提升创新发展工作在目标管理考核中的占比,加大对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情况的督查力度,以“抓一件成一件”的态度和“钉钉子”的精神,推动各项规划变为现实。三是积极探索个性化考核,在市级产业基地、专业园区共建共享、特色打造等方面先行先试,妥善解决好乡镇(园区)之间竞争大于合作的问题。 2.完善政策配套。一是研究出台我市关于推进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实施方案和工作细则,系统考虑协同创新体系的组织架构、重点领域、达成目标等内容。二是积极复制借鉴深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6条政策”以及南京“科技九条”等政策措施,在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体制机制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三是切实推动政策落实到位。加大行政便民服务中心网上平台建设力度,通过网站平台定期发布政策汇编,对具体政策分门别类,开展相关政策解读培训,畅通企业享受政策的渠道,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3.提高招商成效。一是牢固树立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理念,大力实施“一把手招商”工作机制。二是进一步创新招商模式,定期分析编制重点招商企业目录、关键招商人物、具体招商资源,采取专业招商、委托招商、以商引商等形式,实现招商工作由过去的“全面撒网”向“定点突破”转变。三是进一步提升招商准度,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省新兴产业推进方案,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特点,将招商引资目标锁定在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能形成产业集群的龙头项目上,吸引对产业升级有引领作用的高科技产业化项目进驻海门,努力带动和形成一批支撑海门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为各类高层次人才顺利落地提供必要的产业基础。 4.营造创新氛围。一是加大对创新活动的组织力度。积极开展“政府搭台、企业高校唱戏”的各类专场产学研活动,进一步扩大海门创新发展工作的对外影响力。二是培育创新型社会组织。推进各类商会、协会等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构建企业、社会组织、政府良性互动机制,完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制度,支持社会组织在各自领域中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三是健全创新服务支撑体系,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维护好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四是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广泛传播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加大宣传表彰力度,进一步增强创新典型的荣誉感,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