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海门市委员会 苏ICP备05086090号 地址:海门市北京中路600号 邮编:226121 电话:0513-82212597 |
重视职业教育 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产业大军 | ||||
| ||||
| ||||
市政协课题组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为加快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产业大军,更好地服务于海门经济、社会发展,市政协课题组近期进行了专项调研。期间,适逢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根据会议精神,结合调研情况,形成如下报告: 一、我市职业教育取得的成绩 (一)职教规模有序发展。整合职教资源。我市原有主体职高两所,海门中专为国家示范性四星级职中,三厂职业教育中心校为省级职中。2013年7月,两所主体职高正式合并,组建“新海门中专”,同时增挂“海门张謇职业技术学校”校牌。学校占地面积501亩,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目前一期规划已经完成,到2014年9月将有3250名学生进驻,二期规划设计已经完成,即将组织实施。稳定职教规模。目前,“张謇职业技术学校”共有全日制190个教学班,包括五年制高职、对口高考单招班、职业中专三种类型,在籍学生7503人。同时,学校是奥鹏远程教育、中央电大开放教育办学点,主要为社会人员提供成人学历教育培训,在校生规模达到1600多人。基本形成了以职业学校为主体,中高职相衔接,职前职后并行,成人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办学格局。 (二)职教内涵不断充实。加强示范学校建设。原“海门中专”先后取得一系列荣誉,2012年,被国家教育部列为“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目前,形成机械加工、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商贸财经四大专业群,拥有“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工业与民用建筑、电子技术应用、建筑工程施工、现代农艺、服装工艺与设计”等8个省级示范专业和品牌专业。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双师型”教师比例明显提高,现有专任教师496名,中高级教师294人,本科以上学历98%,研究生60人,专业教师312人,“双师型”教师286人,省领军人才3人,省级名师7人,省特级教师1人,县(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79人。培养学生综合发展。近几年我市职校学生在省、市技能大赛、创新大赛、文明风采大赛三大赛事中收获了骄人的成绩,充分展示了海门职教风采。学生中级工以上取证率100%,“双证书”取证率100%。连续多年对口高考保持全省领先,2014年对口单招高考成绩,本二以上上线398人,占全省本科投放计划的1/15,本科上线率50.70%,超出省平均(20.4%)30个百分点,上线总人数和上线率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三)职教成效逐步提升。合理设置专业。为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积极做好学校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产业吻合度的对接工作。目前,我市职业学校紧紧围绕本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开设了机电、电子、数控、建筑、汽修、服装、船舶制造、财经、计算机等30多个相关专业,极大地提高了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匹配率。探索校企合作。在“产学研”一体化和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成立了以“校企合作委员会”为主体,以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网络,以“校企合作办公室”为桥梁的组织网络。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49个,校企合作5年以上,都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协议,有7家企业的校企合作被南通市教育局评为“校企合作示范组合”。通过校企合作,职校学生专业能力更接地气,就业更有底气。满足用工需求。近三年来,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就业稳定率达93%,对口就业率达90%。与长三角地区近百家企业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近三年,为社会各界输送合格毕业生5230名,年培训13050人次,事业规模基本满足了地方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2013年,我市职教毕业人数1766人,本地就业人数1449人,本地就业率82%。 二、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随着我市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担负的任务越来越重。必须看到,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服务我市经济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亟需加以改进。 (一)职业教育的办学观念、目标有待进一步转变 职业教育的办学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职业教育的评价标准不是如普高一样要考取多少大学生,而是以培养多少能工巧匠为己任。社会缺乏大量的高素质蓝领技工,这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人力基础。职业教育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一职责,这是关乎到职业教育的定位,是方向性的问题。只有方向明确后,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培养标准等问题才能相应解决或根本改变。职教就是培养技术能手,而技术能手是实用性人才,同样值得尊重和骄傲。教育部门、职业学校应大力度宣传,改变社会上的偏面认识,降低“对口单招”热,使社会的期望目标与学校的办学目标一致,形成合力,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却是必须始终坚持的。 (二)保障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 如按照《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规定,我市关于教育费附加、职工教育经费、成人教育经费等统筹用于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还未落实到位;尚未筹建职业教育专项基金,使职业教育许多活动无法开展;执行就业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不够严格,学生和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有关规定也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尚未制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综合性政策文件,以及有关经费保障、校企合作、兼职教师管理等专项性政策文件,从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层面加强对我市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职业教育的办学机制、激励机制也需进一步创新;职业学校教师的引进、在职教师的培训,体现职业教育实力的各级技能大赛活动也需有力的政策支持。 (三)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保障有待进一步优化 社会认可度不高。由于人们在升学、择业等问题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大众“重普高、轻职教”的观念还比较严重,许多人把读普通高中、上大学视为正路,对学技能、将来从事蓝领工作视为没有出息的无奈之举。全社会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以及“蓝领同样是人才”的观念的认同还需要一个过程。师资队伍建设不足。一方面职教教师整体数量偏少,专业教师数量相对不足。根据编制办的最新统计,“新海门中专”缺编210人,现教师平均周课时16节,课务繁重。另一方面,师资结构和教学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比例不合理,专业课教师严重不足,特别是建筑、财经类专业师资缺口较大;现有专业教师缺乏企业一线生产经验,有着高学历,却没有实践动手能力,与职业教育“师傅带徒弟”这一本质属性相距甚远。另外,由于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从企业一线招聘专业师资的渠道还不畅通。实训基地建设滞后。用于实践操作的实训基地配置、实验设备等方面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实训活动的开展和学生技能的培养。一所标准的职业学校,实训设备的生均值应达到5000元以上,而海门中专的生均值为1400元左右,仅为1/4多一点,大量的工位需求与不足的实训设备形成巨大的反差,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推进、师资队伍的提升和职教质量的成效。 (四)服务和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人才培养模式在面上还没有完全铺开,仅是职业学校一头热,企业一头意识不强。合作一般局限于实习就业方面,停留在原始的用工层面,校企深度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力度还不够,供需信息不对称,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未能很好对接。从政府、企业、学校三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来看,目前缺乏常态化、科学化的政策支持和运行保障机制。服务水平还需提高。一方面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契合度还不十分高,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不够紧密,人才培养的市场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如目前我市人才市场制造业技能人才和服务性行业技能人才短缺比较严重,但相应的专业开设较少或没有开设,而计算机专业、财会专业则供大于需、过剩明显。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培养技能人才主阵地作用还不明显,过渡性倾向比较严重,只有不到40%的毕业生从事技能工作,60%以上的生源过渡到高等院校。培育使用较不平衡。虽然政府大力倡导,推广职业技能培训,但较多企业受急功近利思想影响,忽视对技术工人素质的提高,只使用、不培养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企业对技能人员培训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技能培训成本较高,技能人才就业的流动性较强,也是企业主不愿投资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技能人才的培养明显滞后于科技类、管理类人才培养。 三、重视职业教育,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产业大军 今天的职业教育就是明天的生产力。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职教事业,培养具有区域特色的高素质技能型产业大军,对于推动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创新理念,产教融合,推进职教软硬件建设 1.全面创新职教办学理念。职业教育应把为海门经济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首要任务,紧紧围绕提升服务海门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并形成特色。一是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应根据市场和产业需求,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当前尤其是要为几大新兴产业的发展培养技能人才。二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推行在校企充分合作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校企产学深度合作,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做到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利用现有办学条件,根据企业需求,进行“订单式”培养,培养尽可能多的适用技能人才。三是在体系贯通上,应做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贯通。职业学校在抓好学制教育的同时,应根据企业和职工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主动服务于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真正成为职工知识更新、技能提升的“加油站”,市民素养提高的“营养池”。四是在多元办学上,应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多元投入机制,鼓励职业学校公办民助、民办公助、股份制办学等经费投入多元模式,激发职业学校办学活力。 2.切实提升专业师资质量。坚持培养与培训并举,专职与兼职结合,重视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一是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和职业学校教师赴企业实践制度,加快既能教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教实际操作技能的“双师型”队伍建设步伐,形成一批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专兼互补、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师团队。二是鼓励专业学科教师岗位技能培训,通过定期到企业当“学徒”、拜师学艺,了解相关岗位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参与生产研发,与企业领军人才、首席技师、技术能手结对,设立技能工作室,创建产学研联合体;加入与专业建设相关的行业协会,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配合谋划整个行业的管理与发展。三是畅通企业工程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担任教师的路径,调动企业和技能人才两方面的积极性。依照“能进能出、有效激励、择优晋升、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对技能突出的高技能、紧缺性人才,实行特招特聘,鼓励职校外聘能工巧匠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3.着力加快实训基地建设。必须从培养实践能力出发,加快实训基地的建设。应综合经济和产业发展态势,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围绕追踪技术发展、创设真实环境、营造企业氛围、培养职业能力的思路,将校内实训基地建成具有先进性、生产性、开放性和一定岗位规模的“教学工厂”,力争“办一个专业、育一批人才”。同时,根据我市产业发展需要以及急需技能人才的工种类别,扩大与重点企业的合作,采取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方式,深化校外顶岗实训基地建设。对单独建设的校外实训基地应给予土地、产业、人才引进和相关培训实训补贴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二)紧贴需求,服务转型,提升支撑地方经济能力水平 1.面向市场设置专业。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与地方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专业结构。教育部门应会同发改委、人社等相关部门及有关专家深度开展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专项调研,分析海门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人力资源供求状况、职业教育发展质态,紧紧围绕我市新兴产业集群,积极开发职校新兴专业,着力打造品牌专业,大力发展符合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特色专业,推进专业链的延伸和专业群的开发。积极实施并完善专业结构调整优化方案,强力推进当地主体型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统筹协调,错位发展,形成与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专业体系。 2.促进校企融合发展。国务院《决定》首次提出,“企业要发挥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明确了办职教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企业的事。企业办学不应狭义地理解为企业出资兴办学校,还应包括参加教育教学过程,如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接受学生实习、派遣技术人员教授实训课程等。据此,我市在校企合作方面应大力推进。一是参照先进地区的做法,研究出台《海门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进一步明确校企合作办学的目标、任务、途径、模式。二是要通过对企业实行税费减免、对基地建设实行补助奖励、对学生实习实施补贴等方式切实予以政策保障,使企业有动力也有意愿来参与技能人才的培养。三是推广校企“冠名班”,实行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紧贴企业的生产技术、工艺变化和市场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课程和教学,努力实现供需双方的“无缝对接”。四是探索“入厂办学”模式,在紧密合作企业建立“校中厂”、“厂中校”,从而将企业先进的生产标准转化为教学标准,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融合、实习与就业联体,解决好学用脱节问题。 3.大力开展技能培训。职业教育在完成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的同时,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主动适应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社会培训,切实提高服务的功能。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面向职业和生活需要的教育机构,引导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健康发展。一是对象范围上实现广覆盖,包括城乡新增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企业在职职工、复员转业军人、农民工,以及有需求的大学生。二是培训手段上实现多形式。针对不同需求,实施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等。三是培训目标上实现多层次。如企业员工培训满足其职业继续教育的需求,社会人员培训要满足下岗工人再就业和农村劳动转移技能培训的需求。四是评价方式上实现多元化。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以及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三)完善政策,优化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1.健全组织保障体系。一是贯彻落实省、市有关规定,加快制订“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综合性政策文件,为我市职业教育经费保障、师资引留、校企合作、劳动就业、质量提升、招生改革以及促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二是完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管理办法,建立职业教育督导评估体系,从办学方向、毕业生综合素质、在本地的就业率和是否符合本地产业特点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三是成立全市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制订我市职业教育长远发展规划,组织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行业组织,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健全和完善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工作体系。 2.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一是进一步提高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和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重。改革职业学校经费拨款方式,制定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拨款基准定额以及分专业、分类型的浮动系数,明确拨款的导向性。二是建立技能人才培养专项资金,用好城市教育费附加、企业职工教育统筹经费等资金。重点支持职业学校、公共实训基地和人才市场建设以及教师培训引进工作。同时,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社会资本加大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三是引导并督促企业按企业职工工资总额0.5%提取职工教育经费,用于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工人的教育和培训。建立职工教育经费统筹制度,完善各项培训专项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鼓励企业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 3.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一是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经常性开展宣传活动,树立正确的岗位成才观,逐步改变把人才与学历、职称、岗位、资历简单划等号的价值观,淡化“对口单招”热。二是每年举行1-2次全市性职业技能大赛活动,引导和带动广大企业职工和职业学校教师学生积极参加,在提高整体技能水平的同时,为更多优秀技能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三是积极配合国家即将实施的技能型和学术型分类高考制度改革,注重舆论导向的正确引导,广泛宣传海门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果以及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四是进一步打造海门的产业优势、良好的创业和生活环境,吸引更多技能人才集聚落户,形成有益于技能人才发挥作用的企业环境和社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