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海门市委员会 苏ICP备05086090号 地址:海门市北京中路600号 邮编:226121 电话:0513-82212597 |
科学布局城乡结构 花园田园交相辉映 | ||||
| ||||
| ||||
市政协课题组 近几年来,海门城区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城市新区现代化气息越来越浓。市委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城市建设学新加坡的工作目标,并把未来城市定位为“江海特色现代文明的花园城市”,为城区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与之相对应的是,未来整个市域1000多km²的建设如何定位和布局。近期,市政协课题组对此作了专题调研,认为将未来整个市域发展形态定位于“田园城市”是比较合适的,是与“花园城市”相辅相成的。“田园城市”是市域的定位,“花园城市”是城区的定位。“田园城市”是“花园城市”的基础,强调的是自然和生态的城乡空间格局;“花园城市”是“田园城市”的精华,强调的是美丽和精致的城市形象。 关于“花园城市”的建设,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已经作了较为透彻具体的研究。本调研报告着重从整个市域的角度,就“田园城市”的建设,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 一、“田园城市”是江海平原城乡一体化的理想城市形态 我市作为一个濒江临海、自然禀赋优良的县级城市,未来整个市域的发展目标应定位于建成一个兼具现代功能和田园风光的城乡结合体——“田园城市”,以环境友好、宜居宜业为特色。 1.“田园城市”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田园城市”(有的直译为“花园城市”)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和实践,即环绕一个中心城市,建设若干个田园城市,形成城市组群,其核心是打破城市和乡村在空间和形态上截然隔绝的旧观念,强调城乡一体互融、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利用土地等理念。“田园城市”具有以下特征: (1)布局组团化。采用组团化、多中心的方式实施空间布局,提倡以合适的城市建设规模,破解在城市发展中易产生的“城市病”。 (2)环境田园化。城市的自然特色和景观得到保护,城市建设与田园环境得到充分融合,人们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空间,回归并融入自然。 (3)交通网络化。具有全域覆盖的完整交通网络体系,城乡各节点通过网络化交通干线实现互联互通,城市交通快捷、立体、智能、低碳。 (4)生活现代化。在“田园城市”里既呼吸乡村田野清新空气,也享受由城市带来的现代生活方式。现代与田园相融的工作和居住环境,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高。 2.我市建设“田园城市”的意义。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市城乡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应该说建设“田园城市”是符合我市发展基础和发展方向的合理选择。 (1)顺应世界城市发展方向。现代大城市的一些突出矛盾已饱受诟病。追求生态宜居,形成科学合理、城乡融合的空间布局结构,已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方向。我市建设“田园城市”,可通过对江风海韵自然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形成融现代功能和田园风光为一体的城市特色。 (2)体现中央和市委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国务院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指出,在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的同时,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市委提出“坚定不移推进统筹发展,全力以赴优化城乡格局”,“城市建设学新加坡,园区学苏州工业园,乡镇学欧洲小镇”。按照这一要求,通过几年努力,把城区建成具有江海特色的花园城市,将园区建成功能完善的产业园,把乡镇建成环境优美的居住社区,把自然村落建成风光秀丽的现代村庄,把整个市域打造成在长三角具有鲜明特色的江海明珠。 (3)符合海门现实基础。我市作为江苏城镇化建设重要的“环沪地区”之一,接受上海辐射的效应将不断放大;市内日渐完善的交通路网和水系网络,使城乡各节点有效连接,时空限制不断缩小;通过撤县建市、撤乡设镇、村镇合并、区镇合一等发展阶段,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中心镇为支点的多中心城乡布局结构;撤县设市20年,培育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重点产业的快速提升,为城乡同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较大比例的农村人口转移和多领域的各类人才需求,成为“田园城市”各层级发展的动力;市域一马平川,农村地区广阔,城镇贴近田园,田园环抱城镇,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然生态特色鲜明,是建设“田园城市”的有利条件。 (4)彰显生态和集约节约发展理念。我市在城乡建设上既有数百年形成的自然生态,又有数十年投入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为建设“田园城市”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我们可因势利导,通过调整和完善,避免大拆大建和大量占用耕地,以尽可能少的社会成本实现城市发展目标,现有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也将得到有效保护。 二、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是建设“田园城市”的基础 建设“田园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首要问题是合理确定城乡空间布局,即以科学确定城乡层级为基础,对各层级的人口规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等作出合理的配置,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1.关于市域城乡空间层级。 我们设想,未来的海门应该是一个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生态宜居、城乡互融,兼具江海特有风韵的“田园城市”。“布局合理”就是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形成组团化、梯度化布局,层级清晰、节点相通的城乡一体化空间格局;“规模适度”就是从实际出发,不求大贪高,不盲目扩张,以精致、方便、舒适为城市建设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生态宜居”就是城乡生态化发展,田园式的居住和工作环境疏密有度,花园城市与美丽乡村互相映衬,融现代气息于生态自然之中;“城乡互融”是指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优势互补,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基于以上特质,我市城乡空间布局应划分为“中心城市、小城市(中心镇、园区的中心区)、中心社区(小集镇)、自然村落”四个层级。各层级的基本关系是:中心城市为龙头、小城市为依托、中心社区为补充、自然村落为基础,呈层次清晰、功能互补的层级结构。 (1)中心城市。区域范围包括海门街道、滨江街道、三厂街道。“十一五”以来,城市科学规划、集聚发展。一是老城区得到全面改造,商业中心的功能不断完善;二是新城区框架全面拉开,形成了城区新的发展极;三是行政区划调整后,发展空间得到拓展,中心城区的核心和引擎作用正在有效发挥。 未来围绕“花园城市”的建设目标,打造 “一带三廊三区”的发展格局,建成服务业和新型制造业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高标准宜居宜业花园式中等城市。 (2)小城市。包括省重点镇、南通和海门两级中心镇,以及重点园区的核心区在内的8个镇区,其中三星、包场为省重点乡镇,临江新镇是临江新区的核心区,常乐、悦来、正余为南通市级中心镇,余东、四甲是海门市级的中心镇,余东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2年行政区划调整后,这些镇管辖区域增大,发展空间拓宽,但多数财力基础相对薄弱,对资源要素的统筹和调控手段不多,镇区建设和发展能力还不强。 未来按照,“统筹兼顾、优化布局、凸显特色、协调发展”的原则,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地域人文、地理风貌和产业发展特征明显、人口规模适中的新型特色小城市,成为“田园城市”的“组团城”。其中三星镇建成海门副城区,包场镇建成滨海生态宜居新城,临江镇建成绿色生态滨江新城,南通市级中心镇建成宜居宜业的新型小城市,其它中心镇建成整体形象美的特色小城市。 (3)中心社区。主要包括2000年至2012年间历次行政区划调整时被撤并的近20个原乡镇政府所在集镇。由于客观原因,目前大部分集镇面临着生存和发展问题,随着行政中心的转移,常住人口减少,经济功能萎缩,镇区投入和改造被忽视,公共服务被边缘化。但这些镇还有相当数量的居住人口,其社区功能必须加以强化。 未来根据中心镇整体规划,所属的各中心社区通过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居住环境的美化打造,建成兼有农村舒适空间和市镇配套服务,人口规模不大,生活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成为小城市的人居空间补充区,周边居民的商贸需求服务区。 (4)自然村落。这里包括在历史上自然形成和规划指导下形成的农民集中居住区。目前,农民住宅基本以村为区域相对集中分布,以沿河沿路 “一”字式、“非”字式或小型组团式为主要形态,其中以埭分布居多,90%以上农民集居于此。这一层级是整个市域空间布局的基础,即使在发达的欧美和日本等国家,还有近四分之一左右的人口居住于农村,在城乡一体化推进中,切不可忽视这一层级。目前,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公共服务的加强,是自然村落建设的重要内容。 按照中央关于“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和“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要求,拟对已经形成的居住区,采取定界缩围、拉长加厚、填平补齐的方法进行有序整理改造,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生态环境,加强配套服务。通过各类社会资本的注入,促进农村多种产业的发展,吸引农业从业人员,防止农村空心化。将自然村落建成融现代生活元素和田园风光的农民主要集居地。 2.关于各层级的人口规模。 人口数量是城市发展的第一元素。2013年底,我市户籍人口数为100.6万人,常住人口数为90.25万人。建议将2030年全市目标人口数预设为130万左右,其中城镇人口95万左右,城镇化率75%。分层级目标人口规模为:中心城市60万人左右,小城市30万人左右(每个区镇合一的中心镇区5万人左右,其他中心镇区3万人左右),中心社区10万人左右(每个中心社区5000人左右),自然村落30万人左右。由于人口发展涉及各种不确定因素,实际确定人口规模时,应赋予一定的弹性。 人口规模的预判主要基于以下因素: 一是城镇化发展水平。国家和省2020年的城镇化率目标分别为60%、72%,我市2013年末城镇化率54.27%,作为一个具有优越区位的发展中城市,城镇化率应有一个相对高的预期,但未必城镇化率越高等于现代化程度越高。根据世界上现代化国家的一般规律和未来人口导入的预测,将2030年的城镇化率定位于75%左右是可行的,即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以上。 二是人口增长与流动。我市属于人口动态流出地区,2013年全市登记流动人口11.37万人。随着产业的发展,流入人口将会有所增加,但对流入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必须加以引导和控制,并非越多越好。在经济转型升级中,我市的产业发展以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为主,流入的人口以各类技术人才和技能工人为主。所以,预计我市人口数量不会有爆发式增长。 三是户籍人口制度。随着各项改革的全面深化,户籍制度、计生政策等得到相继的调整和落实,这对我市的人口增长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是城乡流动居住人群。由于就业、求学、养老等需要,以及受居住、生活习惯的影响,会存在一定数量的“候鸟式居住”人群,往返居住于城乡两地,再加上一些其它因素的影响,各层级的居住人口之和会超过总人口数。 3.关于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 现代“田园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应与城市各层级规模相适应,必须配套优越,与时俱进,体现现代气息。2030年前,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达到“一体、均衡、智能、实用”的设施配置标准,满足城市发展要求。 城乡教育,基本保持目前全市高中、职高及中心城市的教学布局,视城市发展和人口变动情况作适当调整。小城市至少设中心初中1所,中心社区设中心小学1所,规模大的自然村落设幼儿园。教育集团从组织形式的全覆盖转化为内部教学管理的全覆盖,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均衡配置,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能就近接受优质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 城乡医疗,中心城区、各片区设综合性医院,小城市设中心卫生院,中心社区设卫生院,自然村落设卫生室。医疗集团、医疗联合体有效运作,镇村、社区卫生院(室)建设和医疗水平满足需要,基层医疗机构在医疗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形成“大病进城,常(见)病在镇,小病不出村”的分级就医格局。具有康复功能的养老机构得到有效建设。 交通网络,中心城市与小城市联系公路为一级公路,各小城市之间联系公路为二级以上公路,中心社区联系公路以三级公路为主,自然村落联系公路及区内公路以四级公路为主,村内主要干道路面铺设标准相应提高,局部拓展道路宽度,方便车辆会车、调头。重视桥梁改造和建设,农村路网实现村村联,农村公交方便运行。 三、近期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田园城市”建设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等各个方面,我们认为近期应优先关注城乡建设规划的完善、农村发展水平的提高等相关问题。 1.优化城镇规划编制,重视规划的相互衔接。 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是建设高品质“田园城市”的前提。日前,市总体规划已获批,镇级规划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部分处于完善待批阶段。为有效发挥规划的作用,应重视规划的衔接和完善,并积极推进“三规合一”。 一是注重市、镇总体规划相互衔接。从初步掌握的情况来看,目前各中心镇编制的规划中,总人口加上市区的人口,到2030年达到180万,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市、镇总体规划需要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衔接。一要将市、镇规划作为一个完整体系作可行性研究。发展规模和建设速度要适度,要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发展目标,为“田园城市”建设提供正确的导向;二要加强规划实施的统筹管理。在规划执行中难免涉及建设内容的调整,应注意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对全域性的基础设施、跨区域的建设工程以及公用事业重点项目,尤其要注重统筹管理。 二是注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市、镇总体规划相互衔接。从国土部门提供的资料看,建设用地远不能满足城镇建设的需求,其主要反映于指标数量和分布结构两个方面。一是一般中心镇建设用地指标少。2012年编制完成的《海门市土地利用规划(2006-2020年)》中,上级下达的规划期新增建设用地20935亩,2013年底全市尚未利用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0827亩,其区域分布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区及区镇合一区域,其它6个中心镇(乡)数量非常少,平均仅有300余亩;二是用地需求与实际分布不一致。由于建设用地的不足,致使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呈点状布局,从而造成本次总体规划与建设用地的实际分布存在区域上的不一致性,有不少规划中的道路等建设内容在农保区范围内,如不作调整,则根本无法实施。 建设用地长期紧张是一个共性问题,我们应从实际出发,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调整,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高效利用。在用地空间布局上,为适应新型城镇化的需要,合理安排城乡建设用地比例,相应增加中心镇建设用地空间,对公共基础设施、农民集居点建设在用地上予以重点保障;在土地资源利用上,以集约和节约为原则,加快对零散建设用地的统一规并调整,集中布局于建设规划区,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存量资源;在用地内容上,对市、镇总规和专项规划中涉及土地利用的建设内容作系统考虑,规划编制既要有前瞻性,也要考虑实施的可能性,对确实不具备条件的建设内容,予以调整和压缩。对工业发展条件不足,不宜扩建工业园区的镇乡,鼓励走“合作建园,共建共用,共有共享”的建设之路。 三是注重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相互衔接。为了深化和落实全市总体规划,应尽快编制绿地系统、水环境综合整治、环境卫生、综合交通、给排水等方面的专项规划,尤其要重视编制有关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和建设的专题规划。专项规划的编制应从建设“田园城市”的角度,对总体规划内容予以补充和完善,并注重其可行性。根据城乡人口增长的趋势和特点,对基础设施的规划要留有空间,建设要逐步到位,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地下基础设施与地面基础设施建设要统一规划,避免“重地上、轻地下”,重复建设和重复开挖。对未来城乡发展具有长远影响的重要基础设施,如给排水设施等,要高标准建设。同时,做好特色空间和历史文化保护等专项规划。 2.推动农村改革工作,促进发展要素流动。 农村作为“田园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更多依赖于各种资源要素的注入。 一是借鉴成功地区经验,推进农村改革,扩大资源要素流动空间。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稳步推进承包经营权、农村住房所有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村级集体资产所有权的“三置换”工作,推动人口、土地、住房等物质要素在城乡空间上的流动。这一方面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在生产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条件上的差距,另一方面由于农民进城进镇,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需求,为农村现代化改造腾出了空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因地制宜,研究农民容易接受的方式。浙江部分县市采用较多的方式是:农户土地规模流转、农民身份不变、集中居住,土地租金、股金加分红,以及建设用地流转村级按比例留用开发的模式,效果比较好,我们可以借鉴。 二是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培植农业关联产业,推进农业和农村发展。随着土地流转和置换工作的推进,农业经营规模化必将成为趋势,小户种养的经营模式将被逐渐替代,所以要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牧业企业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以适应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的需要。同时,通过土地股份合作、专业合作、劳务合作等多种方式整合农村资源,以此为载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应制定社会资本进入的引导政策,加大扶持和激励力度,促进要素向农业和农村集聚。在经营模式的转变中,要建立农民利益的保护机制和收益增长机制,特别是要重视经营主体经营能力的资格审查和评估,确保农民的长期利益。 经营主体的培育要与产业的培育相结合,要用触角延伸的思路,充分发掘农村和农业的特有资源,因地制宜,培植关联产业。如我市的黄金奇异果种植、山羊繁育及肉制品加工等农业项目的建设,就是结合了农村、农业资源,借助社会资本的引入,使部分涉农产业得到了发展,促进了农民向农业产业工人的转化,稳定了农村劳动力资源。 三是研究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相关政策,让农民享有更多的财产权利。首先要十分重视作为赋权基础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由于历史和管理的原因,土地承包以及农村建房方面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在土地承包上,由于在承包主体变动过程中存在手续不全的问题,出现了承包主体与实际经营者、承包地登记面积与实际耕作面积不一致的现象;在农村建房上,出现了不少无审批手续和跨区域建房现象,给土地确权工作带来了难度。而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农民将更加重视所拥有的各种权益,对今后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所带来的利益存有较大的预期,期望与现实的矛盾将更突出。所以,对有关问题应及早研究对策,落实合理的解决办法,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同时,对土地登记程序的各个环节都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合法程序,扎实过细做好工作,避免产生社会矛盾。 对农民融资所涉及的产权抵押管理、产权融资担保、融资风险补偿、抵押贷款不良资产处置办法等,由有关部门和机构进行先期研判,在此基础上尽快出台相关实施办法,使中央关于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要求落到实处。 3.重视自然村落改造,合理规划住房建设。 我市农村容纳了市域近半数人口,从城镇化的进程来看,即使到了2030年,仍将有20至30万人口居住在农村,而自然村落作为“田园城市”的重要层级,是人们劳动和生活的主要聚居地,建设得好还会吸引城里退休人员返居村庄。 一是面对现实,尊重选择。我市农村80%以上的农民已入住楼房,有的区域超过了90%,住房整体质量相对较好。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市农民已有了一个比较适宜、安定的居住环境,大多数人,尤其是年龄较大的人因生活习惯、生态环境、耕作生产、经济收入等方面原因,愿意以自然村落为居住地,坚持在农村生活。从建设成本和农民意愿角度来看,搞大拆大建,强行推动农民到城镇落户,显然是不合适的。目前,农村生产经营模式尚未根本转变,农民生活保障等配套条件尚未完备,对于农民是选择进城进镇、离土上楼,还是在自然村落原地或新的聚居点安置,应尊重农民意愿,提供多种选择。 二是规范建设,改造提升。要将自然村落的提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以集聚为原则,按照“定界缩围、拉长加厚、填平补齐”的建设思路,对自然村落原有住房布局形态作系统规划和渐进式改造。在规划范围内允许农民翻建房屋,并为填补式建房提供建设用地等相关条件。自然村落的基础设施要进一步完善,根据农民需求,增加设施内容,提高设施档次。如农民晚间外出活动增多,但目前村内道路缺少照明,需要在主要干道架设路灯,解决“一片黑”的问题;区划调整后村域范围大大扩展,为方便村民进行文体活动,可在适当位置增设活动场所和设施等。 三是科学规划,合理设点。新修编的乡镇总规设置农民集中居住点142个,应按照“人口集聚适度、服务半径合理、功能配套齐全”的要求,尽可能选择靠近中心城市、小城市、中心社区或交通便利之处作为建设地点,便于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公共服务的覆盖。在安置方法上,对城镇规划区内的农村,引入宅基地权益置换机制,以国有土地安置,按一定比例确定置换权益面积,建筑以多层为主,有条件的可采用高层安置;对属农村规划区内的集中居住点,以统规统建和统规自建相结合,建筑可以低层联排为主。建设中应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的原则,加强房型设计管理,提供风格统一的房屋通用图集作参照。要考虑农民生活习惯和生产需要,对附属设施和公共设施加以统筹安排,并适当留有菜地。 对农民退出的有利用价值的房屋,可采取村集体开发的方式予以回收,用于创办农村公共服务、开发养老项目等。同时,针对目前农村因家庭继承、应拆未拆、违章搭建等各种原因造成的一户多宅问题,应充分调研,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拆除、调剂等措施予以清理,规范农村建房,腾出土地用于开发建设。 4.突出污染治理重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环境治理是“田园城市”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应将污染物排放减量化作为突破口,加大组织引导,实施长效管理,当前应重点推进和改进农村改厕、污水治理、垃圾处理、水环境治理等工作。 一是农村改厕要实现由“改”到“用”的转变。改厕已实施多年,但农民接受程度低,实际推进难度大,对这一问题应尽快解决。可将改厕分为新建房屋和原有房屋两种对象,新建的房屋必须配套建设三格式化粪池户厕,并纳入农村建房规划和管理,编入农村住宅通用图集,在建房审批、建造、竣工等环节做好指导、监督、验收;对原有房屋的改厕工作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民对改厕意义的认识,必要时可在一定期限内给予适量水费补贴,引导其形成使用习惯,达到长期推广使用的目的。为适应后期的污水处理,根据住宅的实际分布,以方便污水收集为原则,灵活设置单户或多户联建卫生厕所化粪池。 二是污水处理要实现从“无”到“有”的转变。在小城市全部纳入市污水处理主管网的基础上,以自然村落为单元,能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全部予以纳入,避免重复建设。对于不能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村,可选择适合的污水治理工艺,如多用户灵活组合的人工湿地与无动力厌氧、微动力组合模式等。通过因地制宜的污水处理方式,实现农村污水治理的全覆盖。在具体实施上,一要将改厕与污水处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整体规划和实施,两者具有内在联系,联动推进效果更好;二要采取整村推进的方法,形成治污氛围,更易被农民接受。为使该工作顺利开展,可选择农民认识程度好、条件相对成熟的村先行试点,在成功的基础上再全面推行。 三是垃圾处理要实现从“有”到“优”的转变。为进一步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应逐步推广分类收集,促进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根据农村的特点,以户为单位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堆肥和不可堆肥(即可腐烂和不可腐烂)两大类,可堆肥由村收集,选择微生物发酵等方式作资源化处置,不可堆肥垃圾由中心镇垃圾压缩站压缩,按原途径处理,减少清运成本和环境污染。 四是水环境治理要实现从“治”到“清”的转变。应重视水环境修复,在水体质量的保护和治理中,对不同沟河作出具体功能定位,维护沟河水环境的多样性,尽力保持沟河原生态。按照“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治理要求,对水系不畅的沟河,大力度推进水系疏通。严格实行河道轮浚制度,确保各级河道得到周期轮浚,目标水体质量达相关标准。同时,应注重利用河堤、沟岸生长的生态植物和由此生存的水生生物净化水质,提高沟河本身的自净能力,回归沟河的自然特性。 5.注重历史文化传承,打造个性特色村镇。 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特色村镇的打造,有助于彰显“田园城市”的个性特色和发展内涵。 一是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我市有不少的民间文化和不可复制的历史建筑、自然景观,以海门山歌、通东号子、海门方言、生活习俗、地名以及老街、老宅、老桥、古树、寺庙等为载体,承载了丰富的海门历史文化信息,这些都是“田园城市”特色的构成要素,应对其加以保护和利用。在“田园城市”各层级的规划建设中,对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应作全面普查,制订修复完善和开发利用规划。同时,通过主题分类,系统设计,挖掘内涵,传承出新,集中打造我市文化亮点和自然精品,让分散的点产生集合的效应,使“田园城市”更具海门历史文化和自然特质。 二是鼓励和扶持村镇走特色之路。按照放大镇乡特色的目标要求,在现有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鼓励利用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及其它特色元素,发展具有区域特点的旅游观光、娱乐度假、商贸服务、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建设文化特色型、旅游型、生态型等特色镇乡和专业特色村。积极扶持和发展高效、观光、精品种植等现代特色农业。每个镇、村都应明确特色,并列入发展规划。为避免重复建设和发挥集聚效应,应统筹全市特色产业。对农家乐等特色项目,要统一规划布点,拓展服务业态,制定建设规范,全面提档升级。对影响力大、辐射面广的特色产业和项目,集全市资源,合力开发建设。要完善对镇乡的考核办法,根据各地的发展特点和发展目标,实施个性化考核,鼓励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三是把规划延伸到村和中心社区。浙江等地都有村庄规划,这有利于村的长远发展。我市规划中对村庄规划有所涉及,但较为弱化,建议重视村庄的规划工作。采取专家与群众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制定规划,并监督实施。中心社区作为“田园城市”的一个层级,同样要按照发展的目标定位,做好改造和建设的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