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海门市委员会 苏ICP备05086090号 地址:海门市北京中路600号 邮编:226121 电话:0513-82212597 |
发挥优势 抢抓机遇 打造特色鲜明的上海卫星城 | ||||
| ||||
| ||||
“如何把我市建成有特色的上海卫星城”,是今年市委交给政协的重要调研课题。从6月份起,市政协组织专门力量展开了课题调研活动,先后召开了10个相关部门的座谈会,与市发改委和住建局分别就“产业配套”和“宜居城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学习考察了上海周边和环渤海地区部分县(市、区)建设卫星城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建成上海的卫星城市是实现市委对海门发展新定位的重大战略选择 当前,海门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由“第一个率先”向“第二个率先”加快迈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审时度势,提出了将海门建设成为“江苏沿海开发的先行城市、上海长江以北配套优越的卫星城市和长三角加速崛起的明星城市”的目标。这是市委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争创新优势的重要举措,必将对我市未来城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建成上海卫星城,是实现市委对城市定位的重大战略举措。 一是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我市的沿江沿海开发潜力巨大,商机无限。当前,急需有龙头型、基地型大项目作支撑。承接上海的产业辐射,引进一批体量大、技术先进的项目,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对我市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构建海门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至关重要。这是我市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 二是提升城市发展品位、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经济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今后一段时期,一个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主动接受上海辐射,建设与大上海功能匹配的卫星城,使我们的城市功能更完备,配套更优越,服务更完善,环境更优美,发展机遇更多样,就能吸引更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我市工作、创业和生活,从而带动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是加快实现“二次率先”、增进民生福祉的有效抓手。多年来,我市一直以“苏中苏北第一”的形象列居区域发展之首。随着周边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我市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我市只有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动力,才能在地区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建设卫星城,我市将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同步推进,在发展的质量和增长的动力上都得到提升,从而使我市的发展水平更高、发展结果更加全面协调,进一步加快实现基本现代化的进程,增进全市人民的福祉。 我市有着特定的区位优势,经过多年的积累,特别是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建设上海卫星城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一是与上海地缘相近,交通区位优越。我市与上海之间虽然隔着一条长江,但地缘相近,直线距离不足100公里,按照国际上的惯例,完全在大都市卫星城的半径范围内。苏通大桥和崇启大桥的建成通车,大大增加了我市与上海之间的交通便利,增强了我市接受上海辐射的能力,可以成为爆发性成长的区域,这为我市建成上海的卫星城市打下了重要基础。 二是与上海产业相联,经济基础扎实。长期以来,我市与上海之间产业相联,许多企业本身就是为上海大企业配套的。随着我市四大园区的项目承载力、资源集聚力、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基础将更加厚实。江海港口和港区建设的加速推进,我市滨江临海的优势得到进一步放大,具备了融入上海正在打造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基础条件。 三是与上海人缘相亲,人文环境良好。我市本地劳动力普遍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和职业培训,具有较高的劳动技能。多年来,随着外来人才不断落户我市,劳动力和人才资源优势进一步显现,同周边地区相比,在接纳重大外资项目尤其高科技项目投入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另外,我市与上海之间人缘相亲、文化习俗相近,为我市建设上海卫星城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综上所述,把海门建设成为上海的卫星城市,既是实现市委对我市发展新定位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我市实现经济和社会历史性跨越的必然途径。 二、产业配套和生态宜居是建设上海卫星城的两大重点内容 卫星城市的建设,关键是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在上海现有的卫星城发展定位中,闵行区的定位是“智慧、生态、宜居城区”;宝山区的定位是“现代化滨江新区”;嘉定区的定位是“具有科教特色和高端制造功能的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金山区的定位是“创业金山、宜居金山、和谐金山”;松江区的定位是“长三角重要节点城市的基础”;青浦区的定位是围绕建设“绿色青浦”总体目标,建设“现代化新青浦”;奉贤区的定位是“杭州湾北岸现代化滨海新城”。我市打造具有海门特色的“上海卫星城”,应按照“依托上海、服务上海”的发展定位,放大我市“江海大开发、城乡大统筹”两大优势,借势发展,借力跨越,将我市建成“临沪区域合作的首选地、滨江临海生态的宜居地”。初步具备这样三种功能:一是“承接”和“配套”。承接上海的产业转移,为上海提供产业配套,助推区域产业布局合理化;二是“服务”和“延伸”。为上海大都市提供全方位服务,发挥我市文教科研、国际交往活动和旅游服务基地的作用,延伸上海大都市的部分功能;三是“分流”和“截留”。从上海现有的人口规模中“分流”出一部分,从可能落户上海的人口中“截留”一部分,起到缓解上海大都市人口压力的作用,同时,也快速扩张海门的城市规模。常住人口的增加,是卫星城的直观标志。在2001—2010年的10年间,上海中心区人口的增长率为0.8%,而周边的几个区增长率高达73.7%。我市在扩张城市规模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 (一)构筑特色鲜明的产业配套体系 加快集聚和提升二、三产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加广泛地融入上海,形成海门自己的优势产业,是建设上海卫星城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市已具备了与上海产业发展接轨合作的三大主要优势:一是拥有比较丰富的不可再生的江海岸线资源和土地资源(这是上海所紧缺的);二是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等产业初具规模,也有一定的特色(这些也是上海“十二五”规划中优先发展的产业);三是我市的劳动力素质较高(这为承接上海产业转移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下阶段,我市应重点突出这样几个产业。 1.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打造一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三大园区:一是开发区的“汽车产业园”。在长三角地区,上海汽车整车产业的总体规模最大,处于国内同行业第一阵营的位置,已经形成了若干实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如上汽集团、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等,还形成了嘉定安亭、浦东金桥、金山枫泾整车制造基地。目前,我市的汽车配件品种较多,主要有汽车电器、汽配锻铸件、汽车内饰件、汽车电子配件等,从事汽车配件生产的企业有100多家,具备了与上海汽车产业配套合作的基础。应指定相关部门牵头,举全市之力,积极加强与上海整车制造企业的联系和沟通,有针对、有重点地做好汽车产业招商工作。同时,引导我市汽配企业主动与上海合作,延伸产业链,努力把我市打造成全国汽车配件制造基地之一。二是滨海新区的“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园”。由中国大飞机项目落户上海,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产业布局将逐步形成以上海为中心、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为区域布点,向全国辐射的航空产业集群发展格局。海门具有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滨海新区更有广袤的腹地资源优势。几个优势叠加,滨海新区具备了为大飞机产业配套的基础条件。“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园”已经南通市政府研究同意,规划在发展大道北侧、拉萨路东侧、中心渔港西堤岸西侧,占地约4000亩。西安飞机、上海飞机制造等一批大项目正在进一步洽谈之中。应抓住有利时机,加强对园区重大项目的统筹规划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三是开发区的“装备制造产业园”。这个产业园位于开发区海门港工贸区,南依长江,拥有6公里的深水岸线,已经江苏省商务厅批准。首期开发20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5平方公里,现有装备制造企业35家,包含了基础零部件、机械装备、电子信息装备、风电装备、船舶装备、港口机械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10多个领域。目前,已有海隆重机、海新重工、江苏上钢、希能重工、宝钢、中远等大项目支撑。应强势推进园区签约项目快落地、在建项目快竣工、竣工项目快产出,充分放大园区产业集聚优势,为我市打造一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打造长三角“药谷”。应始终坚持“国际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定位不动摇,以生物医药产业为重点,以国际视野谋划提升发展层次,继续发挥我市技术、区位和人才等综合优势,积极吸引和培育各种生物医药研发和服务机构,推动生物医药服务外包向高端化发展。目前,央企国药集团现代制药项目已开工建设,全国著名医药服务外包领军企业药明康德项目也落户我市,以生物制药和现代中药为主体,集研发、生产、物流为一体,具有较强创新和辐射能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应进一步强化招商策略,以科技创新和加速转型为抓手,加快规划建设临江新区的生物医药科创园和开发区的国家级复华高新技术产业园。以此为引领,把我市打造成长三角“药谷”。 3.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江海联运物流枢纽。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的复合性生产服务业,是衡量和体现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性产业。我市是江苏省唯一同时拥有江海深水岸线资源的城市。随着疏港河工程的实施,我市还具有江海河联运的独特优势。可借助上海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加大推进长江港口和东灶港深水海港建设,加快港口、岸线等资源的整合、整治和开发,尽早启动疏港河工程,力争将我市江海港口列为上海“十二五”时期重点打造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区,成为以上海港为龙头的组合港的重要成员单位。同时,策应支持江海联动开发,抓紧规划和建设沿江保税物流园区和沿海临港型物流基地。 4.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卫星城市软实力。相对较为发达的制造业,我市的文化产业才刚刚起步。依托大上海,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应作为下一步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内容。一是发展特色旅游业。依托我市现有优势资源,重点打造好这样几个特色旅游项目:一个特色购物观光游。依托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加大与海内外知名旅游公司的合作,扩大客源地区范围。进一步完善市场功能,引导商户转变经营方式,扩大零售业务,做好各项服务。另一个特色是生态度假游。以“绿核”为主要基地,以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各类“农家乐”等为配套,进行整体的策划和包装,丰富文化内涵,突出地域文化特色。蛎蚜山国际海洋生态旅游度假区是目前南通市沿海旅游功能最全、档次最高的景区,是南通市首批自驾游基地,也是南通市十大景区之一,应加快建设进度,吸引更多的游客饱览海洋生态美景。再一个特色是民俗文化游。弘扬“海纳百川”的精神,发展好我市的民俗文化旅游业。依托张謇文化旅游景区、余东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凤凰国际文化广场、海门市文化中心等文化产业项目,加快开发规划和建设进度,尽早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是打造产城融合的滨江科教城。科教城位于海门市区西南3公里,东至规划中的崇海大桥桥址、南靠长江、西接浒通河、北到上海路,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应紧紧围绕“科教创新之城”、“文化创意之区”、“宜居创业之地”的目标,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应有针对性地引进研究所、高等学校、研发机构进驻,项目早出形象,提升管理水平,推动发展科技研发、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升级转型新的示范区、经济增长新的爆发点和展示海门形象的新窗口。三是发展特色创意产业。依托我市机械、家纺、服装等制造企业,大力发展平面设计、外观设计、服装设计及展览设计,提升设计创意能力和水平。鼓励发展面向上海市场的艺术设计服务外包。以海门籍知名画家为领军人物,繁荣我市美术创作,促进我市艺术品产业健康发展,兴办艺术品经营机构,鼓励艺术品收藏,推动我市艺术品的对外推广。依托麒麟红木产业发展基础,保护民间手工技艺,提高红木工艺雕刻水准,延伸文化创意产业链。四是发展特色会展业。重点做好两件事。一件是尽快启动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建设。在滨江新城,规划建设低密度、生态型、园林式的服务设施。一方面,为已在我市投资的外商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为今后的涉外会展活动打好基础。再一件是加快推进“中非经济论坛”建设。这几年,我市与非洲许多国家的经贸活动得到快速发展,民间来往也很频繁,“中非经济论坛”具有良好的基础。目前,这个题目已经提出,应组建专门班子,与相关企业一起,尽早破题,全力推进,早日建成“江北博鳌”。 (二)打造水绿交融的时尚宜居城市 宜居是卫星城的重要功能。一个卫星城对城市人口要有吸引力,除了必备的规模和功能外,还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我市的城市个性有这样三个优势:一是“水”。与其他城市不一样,我市的水具有大江大海、水系贯通和水环境生态优美等鲜明特征;二是“绿”。成片成块的绿和生态的绿,并不是每个城市都具备的;三是“潮”。即时尚的潮流。海门城市虽小,但不落伍。有了这些特色,我市就能与上海差别化发展,不与上海比“阔”、比豪华。而应努力克服大城市已经出现的“城市喧嚣”、“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生活节奏过快”等诸多通病,充分发挥我市水乡特质、田园风光和时尚元素的特色,努力使城市生活节奏更加“舒缓”些、时尚些。 1.保持水乡特质,打造“亲水之城”。保持水乡特质,体现在这样三个层面:首先是利用好大江大海。海门的城市距离长江最近,无需登高就能观赏和感受到长江的美丽,而且,坐北望南的优势是众多沿江城市都不具备的。因此,应加快海门城市南进步伐,使我市变“临水”为“亲水”,以长江之水展示海门滨江城市之美。应按照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在加快推进滨江工贸区建设的同时,全力打造具有科教和宜居休闲特征的滨江新城。为彰显水的优势,滨江新城建设的密度不能大,建筑的高度也应限制,与滨江工贸区热气腾腾的建设氛围相衬托的是,滨江新城应该营造一种“慢生活”的节奏。其次是打造好“一湖一河”。已经形成的謇公湖和圩角河等重要水域,是我市新城区建设的亮点之一。应着力打造好一个别具特色、风景宜人的美丽湖区;充分利用水系布置城市空间,继续实施“绿环水绕”工程,精心打造滨水景观带,把圩角河打造成海门最漂亮的景观河。高质量地规划建设好两岸的建筑,着力打造一个水城交融的城市新形象。圩角河还可以向南一直贯通到謇公湖和长江,条件成熟的时候甚至可以发展环城水上旅游,通过几年的努力,把“一湖一河”建成能和濠河媲美的景观水系。再次是整合好全市的乡村河道。我市有许多原生态的河道。从长江边的宋季港、芦苇荡,到常乐、瑞祥、万年的一条条清清小河,到包场、滨海新区的一些港梢、湿地,目前还是“养在乡间人未识”。这些遍布全市的乡村河道,是海门城市保持“水乡特质”非常重要的补充和组成部分。应做足诗意生态、宜居家园、静美休闲的文章,将现有的河网净起来、连起来、活起来,保持干净、流动和生态的特征,着力展现水之韵、水之美。同时,应大手笔保护一些滨江临海的湿地。 2.彰显田园风光,打造“绿色之城”。海门不仅要展水之美,还要现乡之趣,彰显田园风光。这主要体现在“绿核”、“绿带”和“绿片”三个层面。一是重点打造“城市绿核”。这是海门彰显田园风光的核心之一。规划中的“城市绿核”位于长江路以东,民生路以西,南京路以南,沿江公路以北,面积有数平方公里之大。这里地处海门主城和副城之间,位置优越,是一块不多见的“宝地”,是海门城市的“肺”。在建设上,应摒弃传统的森林公园建设理念,保留原有自然风貌,整合、改造、提升生态环境。可以把这一地块划分为几个区域,建成不同特色的城市绿块。在功能上,既要适当布局一些农家乐的接待设施,发展休闲农业,建设一批生态景观带和健身休闲带,又要适当建设一些现代、时尚、高端的居住、度假设施,把“城市绿核”真正建设成具有江风海韵的“都市里的现代乡村”,“现代乡村里的田园都市”,使这一片区,不仅能为城市居民输送源源不断的负离子,还能成为市外人员来海观光的重要景区。二是加快建设“滨江绿带”。着力把滨江生态带打造成为江苏沿江重量级生态休闲度假区。位于我市主城区正南方向的滨江岸线较长,从青龙港到浒通河之间有近20公里之长,岸线腹地也较大,成为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应进一步加大滨江地区的开发建设力度,尽快形成规模,彰显我市“滨江绿带”风貌。三是全面发展“生态绿片”。在城区,大力推进新建小区绿化,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老小区绿化改造。在农村的宜林地段(如沿河、沿路等),发展生态防护林、经济林,把原有的绿化连成片,实现“绿色家园”的田园风貌。 3.丰富时尚元素,打造“时尚之城”。时尚是一种风格,是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涉及各个方面,如衣着打扮、饮食、行为、居住乃至情感表达与思考方式等。对时尚的追求,能促进人的生活更加美好。海门人有着追求时尚的传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上海人生活中出现了新时尚,海门人就能很快地跟上潮流。应传承这种健康向上的时尚生活历史,进一步丰富时尚的元素,打造海门“时尚之城”。在这方面应抓好这样三个重点:一是培育时尚产业领域。时尚产业是一种多元化、复合型的产业。根据我市的产业基础和时尚产业链的需求,时尚产业领域重点培育两大产业集群:一个是以时装、家纺等为重点的制造业集群。这是海门时尚产业的基础领域和主体部分,带动发展面料织染、服饰配件等家纺服装的上游产业。另一个是以会展服务、研发设计、文化艺术、时尚消费和咨询策划为重点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带动发展时尚产品的推广、流行发布、秀场展示及其相关服务。二是完善时尚服务功能。重点完善两大类时尚服务设施:一类是各类场馆基础设施。诸如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文化广场等场馆的建设,发挥好活动场所的育人功能,提高市民生活的层次和质量。另一类是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现代休闲商业区。可以在新城区的河边、湖边等区域,布置一些酒吧、演艺吧等;在老城区的沿街区域,布置一些咖吧、茶吧等;在城市居住小区,布置一些书吧、锻炼保健室等,最大限度满足城市人群的生活追求。三是打造时尚生活环境。快节奏生活方式会带来“亚健康”问题。与大城市相比,慢生活是卫星城的重要特征。“慢生活”并不是简单的“减速”,而是提倡一种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即让自己的生活张弛有度,从而让心灵平静下来。在推进卫星城建设进程中,应倡导城市“慢生活”的理念,积极创造条件,为城市人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在新城建设中,要尽可能融入慢生活的元素,有一个舒缓的环境,可舒心自由的散步、交谈,可步行或骑车漫游等。可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积极发展养生养老等慢生活的产业。引导投资者转变发展观念,将养生、休闲、度假、疗养融为一体,培育养生养老产业发展示范点。打造时尚生活环境,还应建设好“慢行交通”。创建和保护合理的步行空间,提高人行道标准,为市民日常出行创造安全、舒适的交通条件。真正落实好“机非分流”措施,形成市区自行车通道网络,增设自行车公共停车设施。发展好城市的市内公交,方便市民出行。 三、着眼长远和积极作为是建设上海卫星城的两大关键举措 建设上海的卫星城市,是历史赋予海门的发展机遇。建设好卫星城,首先是着眼长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认真处理好这样两个关系:一个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与大都市比,我们的“本钱”就是生态环境。应把环境保护放在卫星城建设的首位,宁可牺牲发展速度,也要保护环境。当前,应以人为本,下决心解决市民普遍关注的环境保护中的突出问题。另一个是处理好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卫星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不可能一蹴而就。应着眼长远,把卫星城发展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快项目推进的同时,也要为城市以后的发展留下更大的发展空间。应严格按照城市建设客观规律办事,保持速度和规模的协调,实现卫星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是主动作为,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通常情况下,卫星城与大城市之间行政管理关系密切。我市有个“特殊性”,这体现在与上海之间没有行政管理的关系,虽在发展中有较大的自由空间,但难以直接得到上海方面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因此,我市只有积极主动与上海沟通,才能争取到上海的认同、支持和帮助,卫星城的建设目标才能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早日实现。要做到着眼长远和积极作为,应重点抓好以下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应尽快成立市级层面的对接机构,在原“接轨上海办公室”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力量,明确职能,赋予职权,统筹好与上海全面接轨工作。二是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督查考核。认真研究卫星城建设各个阶段的具体任务,并分解到各园区(乡镇)、各部门。各项工作应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进度,并向社会公开,确保工作按进度推进。把建设卫星城任务项目化、项目推进责任化,切实做到建设卫星城工作与其他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督查、同考核、同奖惩。三是突破重点领域,带动整体建设。结合我市实际,找准对接上海的主攻方向。当前,尤其在上海方面需要的、我市有发展基础和有利优势的汽车零部件制造、生物医药研发、港口物流、农产品供沪、特色旅游等重要领域,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对接工作,以重点突破来带动全局,全面提高融入上海的水平。 2.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发展层次。建设上海的卫星城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持之以恒地推进。应将党代会提出的发展新目标及时转化为全市百万人民的共同意志,保障卫星城发展规划的延续性,使卫星城建设各项任务全面落实到政府的年度工作之中。在具体工作中,应着重做好三个方面的机制转变合作:一是提升合作层次,拓展合作领域。进一步加强政府层面的合作,推动形成双方高层定期互访交流。建议由市委市政府发起,会商上海的各个卫星城市,定期轮流举办“上海卫星城市发展论坛”,创造条件,邀请上海市委市政府及其有关区县的领导到我市考察观光和休闲度假,推动我市与上海之间全方位的联系和沟通。通过这样的定期活动,推动我市与上海其他卫星城市之间的互访交流。随着活动的深入,使上海各方面都接受“海门是上海的卫星城市”这个概念,广泛拓展卫星城建设的合作领域。据此,还能把这个影响力逐步扩散到长三角,扩散到全国,进一步提高海门的知名度,增强对外吸引力。二是搭建对接平台,形成互动合力。应建立我市与上海之间定期沟通交流机制,积极与上海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等上海投资服务机构合作,共建资源配置、区域联动、产业合作、信息共享的大平台,真正实现我市与上海之间产业联动发展、合作共赢。积极推动两地行业协会之间逐步建立规范的对接渠道和对接机制。发挥我市在沪企业家商会和各中介组织的作用。三是建立保障机制,扩大同城相应。在文化领域:加强与上海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有重点地吸收上海文化元素,丰富我市江海文化的内涵,增强我市与上海之间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在教育领域:大胆探索,或力争将上海部分大学所属的一部分学院迁入我市,或争取上海某些高校的特定专业增加新生录取指标,为我市培养更多的人才;可以利用我市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上海来我市创业的人员子女开设中小学“上海班”等。两地的人才培养互惠互利。在医疗领域:继续组织选派医疗机构人员赴上海学习进修,开展新项目、新手术合作。定期邀请上海医疗专家来海开展讲座、学术报告。积极邀请上海大医院的名医在我市坐诊、会诊,甚至在我市的医院中负责某些病区等。大胆吸引上海大医院来我市举办分院,最大限度地提升海门医疗的整体水平,不但可以增加海门城市的人气,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海门在长江以北的知名度。在保障领域:积极推进社保(或医保)跨省转移工作,加强沪海两地之间社保部门的沟通合作。建立沪海就医合作体系,开发软件平台,规范数据转移,加快处理进度,减少等待时间。 3.明确发展方向,做好规划对接。认真研究上海各个专项规划,确定我市承接上海辐射发展的指导方向和基本框架。与上海方面进行广泛沟通,实现我市与上海发展规划的深度契合,力争做到规划“两城一体”。做好产业规划的接轨。根据我市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细化产业发展领域,明确重点发展项目,力争把我市列为上海市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功能区之一。做好交通规划的接轨。交通基础设施是卫星城与大都市之间连接的关键。应把崇海大桥作为卫星城建设的重中之重,调动各方力量,尽早谋划,力争将崇海大桥列入上海市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把上海的城际轨道交通延伸至海门。 4.加强政策支持,保障建设进程。重点实施好这样两个政策。一是资金政策。建上海卫星城,是长三角诸多城市共同的目标,海门要在这些城市中脱颖而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是提高竞争力、吸聚力的重要方面。这方面,我们虽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按现代化、国际化的要求,还有差距。以后几年,在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的资金要优先安排。二是人才政策。结合卫星城建设,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人才强市战略”的三个文件,应组织专门力量,对三个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定期进行督查,确保各类人才能够引得进、留得住,在建设卫星城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