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海门市委员会 苏ICP备05086090号 地址:海门市北京中路600号 邮编:226121 电话:0513-82212597 |
海门镇(乡)治地名溯源 | ||||
□ 李元冲 | ||||
| ||||
海门镇 海门镇现辖17个村委会(其中开发区8个村委会)、21个居委会(其中开发区3个居委会,均为2008年底区划数——下同),现为海门市市治,也是海门镇镇治和海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治所。海门镇原名茅家镇,简称茅镇。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划40沙置海门直隶厅时,厅治设于此,至今一直是厅(县、市)治所。茅镇地处裙带沙中部,裙带沙形成于清康熙年间(1710年前后)。由于裙带沙地处东、西天补沙之间,又与复兴沙和富民沙等相邻,所以来往人员较多。一户茅姓住户便在其山墙边放了几张“踏子板”进行荤、素菜交易,于是,人们便称此地为“茅家镇”。茅家镇正式更名为“海门镇”是在1965年。 “海门”地名的最早出现是在后周显德五年(958)设县之时,此前这一地区称为“东布洲”(简称东洲)。由于东布洲处在长江入海口,俨然是“江海之门户”,所以许多人都认为这就是“海门”之名的由来。但“海门”之名的来历也有一个传说:据说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为医治自己的瘸腿寻遍了百药未愈,仙友吕洞宾(同为八仙之一)推荐铁拐李吃东布洲所产的羊肉,竟然治好了流浓的瘸腿。后众仙追问此羊的产地时,铁拐李说:“此羊就产在东方大海的门口”,于是“海门”和“海门山羊”之名从此就传开了。 1000多年来,海门这块地方数经沧海桑田。当年的东布洲大半已坍没。现在的海门镇是海门县(厅、市)治数经迁移后的第七个治所(东洲、礼安、余中、金沙、永安、徐涧、茅镇)。 1992年,新海乡、秀山乡并入海门镇。2004年,江滨乡并入海门镇。 海门是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工商业城市,目前市区有居民约三十万,街、巷100多条,10层以上高楼200多幢。近年来,市人民政府又先后扩建了解放路、人民路、江海路、长江路等一批重点路段,新建了张謇大道、北京路、南京路等一批城市南进的重点道路。 三星镇 三星镇位于海门西北部,西、北均与南通市通州区接壤,现辖9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三星自然镇(镇区)现为三星建制镇镇治,也是海门工业园区管委会所在地。三星镇形成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因地处西天补沙的西北角,其西北当时还是海泓,常有客商与海泓对岸的通州之间往来。时有陈、杨、周三姓在此设摊经商,渐成集镇,初名“三姓镇”。太平天国起义(1851)后,为避战乱,不少外地客商落户三星,店面也多起来了,于是将“三姓镇”改名“三星镇”,意为“福、禄、寿”三星高照,则生意兴隆、财运亨通。 三星镇的快速发展始于1934年张谓宾引种薄荷以后,随着薄荷油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星镇热闹起来了,“街道行人比肩接踵,河里船只首尾相连”正是那个时候的写照。三星建制镇是海门最富的乡镇,其所属的叠石桥家纺市场是全国最大的家纺市场,固定摊位9000多家,日客流量约10万人次,年成交额300多亿,全镇还有配套生产企业3000多家。 1992年,三星乡改镇后实行镇管村体制。 天补镇 天补镇位于海门西部,天补建制镇现辖8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天补自然镇(镇区)现是天补建制镇镇治,因位于天补沙而得名。天补沙是清康熙年间长江主流回向南泓(崇明岛南侧)后,海门最先形成的沙洲,约形成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前后。随着沙洲的扩大,渐有人居住,便形成了天补镇。关于天补沙的来历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康熙年间,筑堤围天补沙时,遇狂风暴雨,把堤坝冲跨,就在人们撤离逃生之时,从东边海水里冲来了一只唐代薛仁贵征东时丢弃的大铁锅,赌住了堤坝的缺口,于是人们称这块沙洲为天补沙(意为“天意所补”)。天补沙原先与通洲隔有海泓,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在海泓上筑了徐公堤后可直达通洲。徐公堤筑后50-80年,约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天补沙逐渐与通州大陆相连。 天补镇是海门西部地区的重镇,原是天补区政府所在地。天补镇经济较发达,工业门类较多,家纺工业尤为发达,现被列为江苏省工业卫星镇。 1989年,天补乡改镇后实行镇管村。 三和镇 三和镇位于海门西南部,三和建制镇现辖10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三和自然镇现是三和建制镇镇治,位于裙带沙南部,其形成年代约在清康熙末年(1722前后),当时的三和镇紧靠长江,来往人员较多,便有徐、杜、沈三姓在此经营烟、纸、香烛等杂货,“三姓”都希望和气生财,便起名三和镇。因为后来下沙(海、启人称西部地区为上沙、东部地区为下沙)也有个三和镇(今万年镇),为区别便唤成“上三和镇”。三和镇在清咸丰年间(1851——1860)就已形成“井”字形大街,商店众多,品种齐全。长江特产如刀鱼、鲥鱼、子鱼、白虾等时鲜产品享誉大江南北。三和镇经济发达,“两条一锁”(三和镇毛条厂、三和村毛条厂和上海求精锁厂海门分厂)曾领跑海门经济。近年发展起来的“三和工业集中区”已有近150多家企业进驻该区,地区生产总值达10亿元。 1994年,三和乡改镇后实行镇管村。 德胜镇 德胜镇位于海门镇北约7公里,德胜建制镇现辖12个村委会和2个居委会。德胜建制镇的镇治为坝头镇,约形成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坝头镇因所处位置为天补沙、玉心沙和裙带沙的交界处,来往人员较多,不少客商来此开店经商,因客商姓氏各异,故原名“聚姓镇”(各种姓氏的聚集),商家为图吉利后改名“聚星镇”(“星”即 吉星高照之意)。由于聚星镇的三个沙洲之间有坝相连,所以又习惯称此处为“坝头镇”。 “德胜”之名来自于1949年命名的一个小乡的乡名(今德胜镇的银才村、新凤村等部分地区),该地解放前曾称过“明德”、“一德”、“胜利”等地名,1949年10月建乡时,为区别旧地名,即把该地命名为“德胜乡”。以后乡镇多次调整和合并,但“德胜”之名一直延用至今。 德胜镇经济发达,是海门比较富裕的乡镇之一。1994年乡改镇后实行镇管村, 2000年瑞祥镇并入。 三厂镇 三厂镇位于海门镇东约9公里,三厂建制镇现辖16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三厂自然镇现为三厂建制镇镇治,是由张謇在此开办大生三厂而得名的。三厂镇原名长乐南湾(因在长乐镇南、青龙河的拐弯处)、陈仓球(当地一户住户)湾。民国三年(1914),张謇在此收购土地,开办大生三厂,并开凿河道,民国十年(1921)正式投产。随着工厂的建成,沿着厂河而建的商店也不断增多,渐成集镇。 三厂镇原是以大生三厂为依托的工商业集镇,但现在的三厂镇工业门类齐全,已形成金属冶炼、机械制造、纺织印染、颜料化工、电子信息、轻工建材等六大产业。有东郊、西郊和南郊三个工业园区。其工业经济的实力已远远超过大生三厂,以2008年为例,通棉三厂的工业产品销售额为2.56亿元,而三厂建制镇的工业产品销售额达99.91亿元(不含通棉三厂),是通棉三厂的40倍。三厂镇是海门的第二大集镇,列全国千强镇,常年流动人口在10万人左右, 1992年,三厂镇实行镇管村后青龙港镇、厂洪乡并入。2000年,汤家乡并入。 常乐镇 常乐镇位于海门市中部,常乐建制镇现辖14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常乐自然镇是常乐建制镇镇治,地处东天补沙西部,东天补沙形成于清乾隆初年(1736)左右,常乐镇是东天补沙形成后移民最先集居的地方。饱受海坍之苦的移民们希望这是一块“长期快乐的土地”故取名“长乐镇”。但也有文献记载为“常乐”,认为“常乐”更能表达灾民“经常快乐”的心情,于是解放后即采用“常乐镇”的称谓。 常乐镇因出了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而闻名于世,张謇于清咸丰三年(1853)诞生于此。张謇正是从这里起步,成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开拓者,受到毛泽东的肯定。所以,常乐人民为养育了这样一位杰出人物而感到骄傲。现常乐镇有张謇纪念馆、状元府旧址和张公祠等名胜古迹。 1989年,常乐乡改镇后实行镇管村。2000年,平山乡并入。 麒麟镇 麒麟镇位于海门中东部,麒麟建制镇现辖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麒麟自然镇是麒麟建制镇镇治,形成于海门设厅(1768年)之后。麒麟地区是海门历史上沙案争夺十分激烈的地区之一,各股势力为争沙互相争斗。施某首先在今麒麟镇东北约五里地的天南沙与万盛沙交界地建了一座镇,为表示吉祥,起名“狮子镇”(狮子是古代神话中代表祥瑞的神兽)。一个名为沈大成的地主觉得施某抢了他的财运,便在新涨的东洪小沙上也建了一座镇(在狮子镇西南约3里),起名“麒麟镇”(麒麟和狮子虽都是表示祥瑞的神兽,但麒麟比狮子高贵)。二镇明争暗斗,但因麒麟镇交通位置有利,所以逐渐兴旺起来,狮子镇于民国年间衰败。 麒麟镇是海门东部地区的重镇之一,辐射的范围较广,海门地区的各种农副产品和时鲜水产,在麒麟镇都可以找到。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红木制品更是名扬全国。 1996年,麒麟乡改镇后实行镇管村。 临江镇 临江镇位于海门的东南部,临江建制镇现辖10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临江建制镇的镇治在灵甸镇(又称灵甸港、灵甸庙),也是临江新区管委会所在地。灵甸港位于天南沙南部,天南沙是在海门设厅时(1768年)涨起来的新沙,因当时常有人从灵甸港出发来往于崇明间,故这里逐渐形成集镇和港口。灵甸港曾多次涨坍,港口也多次移动。为什么称“灵甸”呢?据说原先这里曾建有“灵殿祠堂”,祭祀崇明祖先(这里搬迁过来的大都是崇明人),但走进这样的“殿堂”使人有一种沉甸甸的心情,所以人们把“灵殿”又书成“灵甸”。“祠堂”又称“家庙”,所以有人又把“灵甸祠堂”称作“灵甸庙”。 “临江”一词的出现,是1957年小乡撤并时因该地区濒临长江边,故命名为临江乡。 2001年,临江乡改镇后实行镇管村。 2007年始,这里已作为海门经济的“四大增长极”之一正在进行重点打造,冠名为“临江新区”以发展精细化工及生物医药为主。目前,区内拥有各类企业100多家,一座滨江工业新城正在悄悄崛起。 三阳镇 三阳镇位于海门市东部,三阳建制镇现辖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三阳自然镇现为三阳建制镇镇治,形成之初位于天南沙东部,形成时间与灵甸镇差不多(1768年前后)。据说先由姚、张、祁三姓在此设店经商,三个店都面向南紧靠通沙河,故取名“三阳镇”(“阳”,意为“向阳门第春常在”)。三阳镇是海门东部地区的重镇,曾是海门东部地区的“四大集镇”(常乐、麒麟、三阳、聚星)之一,市场繁荣、商店众多。三阳镇教育事业很发达,1924年就创办了海霞女子学校,培养了海门的第一批剌绣女工。1929年还创办了农民教育识字馆、三阳小学和启稚小学等。三阳镇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六三”战役就发生在这里。三阳镇还是我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前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席季方和中国著名文史学家、前山东大学副校长陆侃如的诞生地。 1986年,三阳乡改镇后实行镇管村。 悦来镇 悦来镇位于海门东中部,悦来建制镇现辖17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悦来地区形成之初处在天南沙与天余沙交界处,在海门设厅时(1768年)这一带还是海域(海泓),后来才逐渐涨积成陆,所以悦来自然镇的形成较晚,大约在清道光年间(1821-1850),时悦来地区所处的海域已越来越小,但捕鱼者很多,崇明人杨悦来首先来海域旁经商开店,取名“悦来镇”,后杨悦来的儿子又在北五里开了一个小店取名“北悦来镇”,为区别二镇,将原镇唤成“南悦来镇”。后“南悦来镇”衰落,现在的悦来自然镇就是当年的“北悦来镇”。悦来镇的发展始于民国(1911年)以后,最多时有店铺50多家。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军的轰炸,悦来镇渐趋衰落。解放后悦来镇发展很快,成为海门东部地区的重镇,集镇兴旺、经济繁荣,现为悦来建制镇镇治。 1986年,悦来乡改镇后实行镇管村。2000年,六匡乡并入。 万年镇 万年镇位于海门中北部,万年建制镇现辖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万年地区是清乾隆年间(1760年前后)形成的万盛沙、大年沙、小年沙一带。万年镇镇治为三和镇(又称下三和镇)。清道光年间(1821-1850),一个名为沈三和的崇明人首先来此开店经商,于是取名“三和镇”,因为上沙已有三和镇,为区别称此为“下三和镇”。 “万年”的得名原于“三沙”(万盛沙、大年沙、小年沙)的合称。万年成陆之初,三沙之间曾有过天然泓沟称为“万年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与上沙“三和乡”的区别,改下沙“三和乡”为“万年乡”。万年镇市场繁荣、工农业生产发达,螃蟹、芋艿和山芋被称为万年的“三宝”。 1994年,万年乡改镇后实行镇管村。 东灶港镇 东灶港镇位于海门东北部,东灶港建制镇现辖13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东灶港自然镇是东灶港建制镇镇治,也是海门滨海新区管委会治所。东灶自然镇地处姜公堤北,这里原是一片海滩,是张謇于民国2年(1913),兴办大有晋垦牧公司时筑堤后涨积起来的新地。民国12年(1923)张謇在入海口建成“东渐二闸”(也称三门闸,因闸室三门而得名),成为渔民出入海的港口后,这里形成了集镇——三门闸镇。1972年“东渐二闸”随入海口北移迁入现址更名为“东灶港套闸”,于是这里又形成了新的集镇——东灶港镇。“东灶”的由来,是因为这一带原是余东盐场的一处煎灶场地,因东姓煮盐者为多而得名。东灶港镇原是个跟随鱼迅的热闹而热闹的集镇,但近年来随着东灶港滩涂的围垦和国家中心渔港的建设,这里已成为海门的“四大增长极”之一。美国泰森、中船重工等一批大项目已落户东灶港。东灶港还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拥有“中国唯一,世界罕见”的活体牡蛎生物岛礁——蛎岈山以及栈桥、海上平台等旅游景点。 2000年,东灶乡与东兴乡合并建立东灶港镇,同时实行镇管村。 正余镇 正余镇位于海门北部,正余建制镇现辖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正余地区地属“通吕水脊”边缘,成陆时间约在唐代。正余镇镇治为大岸桥镇,约形成于宋代。宋至和年间(1054-1056),海门知县沈兴宗修筑“沈公堤”自余西至吕四,沈公堤在经过此地时为巡视堤防需要修有一处岸台,岸台比较高大,看上去尤如一条桥,故称“大岸桥”。随着来往行人的增多,于是渐有人在此经商,就形成最初的“镇”。大岸桥镇的发展是在明万历十五年(1587)“姜公堤”修筑后(“姜公堤”在“沈公堤”北约6里,自今正余正基村至东灶港闸桥村,全长约20里),将“沈公堤”堤北辟为盐场,堤南辟为农田,盐运车辆和人员越堤而过,盐民和农民交流频繁,大岸桥镇开始热闹起来。现在,正余镇工农业生产发达,是海门通东地区的重镇之一。 “正余”是1949年建乡时的乡名(此前这里曾称正浩、余北等乡名),1956年在小乡撤并中,续用“正余”之名。 1996年,正余乡改镇后实行镇管村。 刘浩镇 刘浩镇位于海门东北部,东与启东相邻,刘浩建制镇现辖16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刘浩镇镇治为六甲镇,六甲镇的形成已有1000多年历史,原是余东盐场的第六“甲”草场地(古时把煮盐草地划成“总”和“甲”),故称“六甲”。六甲地区古称“吴陵”,据说是由古代的“吴妃冢”(吴王杨屋的妃子墓)而得名。六甲镇是通东地区的重镇,市场繁荣,工业发达:集市海鲜产品丰富,工业门类较多,电碳产品行销全国。 “刘浩”本是一位烈士的名字,浙江镇海人,1941年受党的委派到海启地区工作,曾任六甲区区委书记,1944年被害。为纪念这位血洒异乡的抗日英雄,1958年以烈士的名字把当时的“六甲乡”改名为“刘浩乡”。2000年,海洪乡并入刘浩乡后更名刘浩镇,同时实行镇管村。 包场镇 包场镇位于海门东北部,包场建制镇现辖1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包场自然镇是包场建制镇镇治,约形成于明嘉庆年间(1537年左右),时有“土人江氏筑土为城(即江氏在这里造过便仓)”因此这里初名“江场”。 “包场”一词的得名是张謇在1903年开设同仁泰盐业公司和1913年开设大有晋盐业公司后,江场作为这二个盐垦公司的盐坨集中地,被称为“盐包场”而得名“包场”的。包场镇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兴旺起来的。包场镇地处运盐河边上,川流不息的来往船只和等待装卸的船只使包场镇热闹非凡,清末民初的包场镇就十分繁荣。包场镇现在不仅是海门北部地区的水陆交通枢纽,而且是教育、文化和商业的中心地区。 1986年,包场乡改镇后实行镇管村。1992年,新余乡并入。 四甲镇 四甲镇位于海门中西部,四甲建制镇现辖13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四甲一带古属布洲,在隋时(589-618年),就已露出水面,是海门最稳定的地区之一。海门经多次涨坍,但四甲地区基本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原因是四甲地处“通吕水脊”,不仅地势较高,而且受海潮的冲击相对平稳。四甲地区在唐代就已建有盐场(《明嘉靖海门县志》记载的“唐为盐场”就是包括四甲在内的一带地区)。四甲自然镇的形成是在清康熙47年(1708)余中场开凿南运河以后,渐有居民傍河筑屋经商开店,因这里曾是余中盐场的第四甲草场地而得名“四甲”。雍正年间(1723-1735),在四甲开凿坝口,以沟通南北河道,外地客商和当地商人纷纷在此开设店铺,四甲渐成重镇。四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这里是海门地区敌我双方争夺最激烈的地方。 1986年,四甲乡改镇后实行镇管村。2000年,国强镇并入。 余东镇 余东镇位于海门中北部,余东建制镇现辖8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余东地区古属布洲,早在隋唐时便已成陆,至今已有约1400年历史。余东自然镇是余东建制镇镇治。“余东”的得名是地处古“余庆寨”东侧而得名,(“余庆”是唐代名臣尉迟恭的儿子尉迟宝庆避难到余东一带后改的名。“余”——“尉”的谐音)。余东的称谓除“余东”外,还有“凤城”(据说凤凰曾在此落地安家)、“李灶”(据说与唐使李承实来此巡视有关)、“吕灶”(传说与吕洞宾有关)等等。余东是个十分繁荣和美丽的集镇,南唐时(938——958)就为兵防要地,西侧设有“余庆寨”,宋、元时期是淮南地区的大盐场之一。明嘉庆时(1522-1566),为防倭寇筑有城墙和护城河(护城河至今还存在)……所以,余东的古迹很多,有东岳庙、古桥、漕盐码头、石板老街等等。现已被国家住建部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1986年,余东乡改镇后实行镇管村。 树勋镇 树勋镇位于海门中部,树勋建制镇现辖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树勋地区的北部(海界河北)古属布洲,成陆时间约在唐、宋期间,南部地区则岸线不稳定,涨坍多次。新河镇是树勋镇镇治,地属树勋南部地区,是清乾隆年间涨积起来的新土。新河镇建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比其西侧4里左右的富安镇稍晚一些,富安镇又名摇铃镇(为办丧事人家摇铃做道场的人较多)。清嘉庆年间(1796-1820)陈姓地主建了大部分街面房子在镇上开店经商,认为自己富安一方,即将“摇铃镇”改名“富安镇”。但富安镇的水路不通畅,邢姓地主看准了这一缺点,于是在富安镇东侧开凿了一条北通海界河的南北河道——新河,并在现在的新河镇处建屋经商,逐渐形成了一条繁荣兴旺的集镇——新河镇。“树勋”是二位烈士的合称(范树方、丁洪勋)。为了永远纪念二位烈士为海门和树勋地区解放所作的功绩,1949年在行政区划调整中将该地区命名为“树勋乡”。 2002年,树勋乡改镇后实行镇管村。 王浩镇 王浩镇位于海门北部,成陆时间约在唐代。王浩建制镇现辖8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岸头镇是王浩镇镇治,约形成于清光绪初年(1870年前后),时有人来此设店经商渐成集镇。“岸头”的得名,是因为该地地处沈公堤残堤的堤头处而得名(明、清以后沈公堤已成废堤)。民国年间,岸头镇已比较兴旺,除有几十家商店外,还有香台庙、普济庙等,每逢庙会,更是人山人海。1975年通吕运河整治后,岸头镇南迁至运河边。现岸头镇河道交错,通启公路穿镇而过,是一个繁荣兴旺的集镇。工农业生产发达,镇区拥有30多家工业企业,有机械、化工、食品等10多个门类400多个品种。 “王浩”是一位烈士的名字,如东掘港人。为纪念这位抗日英雄,1949年将王灶乡改名王浩乡。2001年,王浩乡改镇后实行镇管村。 货隆镇 货隆镇位于海门中北部,地属布洲边缘,约成陆于唐代。货隆建制镇现辖8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货隆自然镇是建制镇镇治,初名“叉口”(多条小道的交叉口),解放初位于叉口南侧约2里的老货隆镇有小店搬于此。渐渐老货隆镇冷落,于是称“叉口”为货隆镇。老货隆镇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因常有货郎在此设摊经商,经商者希望生意兴隆,故名“货隆”镇。现在的货隆镇有独特的水陆交通优势,两条重要航道(省级航道通吕运河与南通市级航道三余竖河)和两条重要公路(省道335线和222线)都在这里交汇。但货隆镇长期以来,发展缓慢,没有街道,仅有几爿小店而已。 货隆镇的真正发展始于1990年,新建乡改名为货隆镇并于同年把镇政府从新街镇迁至货隆镇后,货隆镇开始充分利用其交通枢纽中心的优势,迅速建成全国最大的竹木交易市场,并带动了果品市场和不锈钢制品等专业市场的发展。镇区工业也发展很快,现有不锈钢产品制造、有色金属铸造、机械、化工、电镀等各类工业企业近百家。现为江苏省首批新型示范小城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 海永乡 海永乡位于海门东南的长江北支南侧,与崇明县接壤,海永乡现辖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海永乡原名永隆沙良种场(“永隆”即“永远兴隆”之意),原是长江泥沙冲积形成的一个荒滩。1969年,海门县政府和启东县政府共同组织人员上滩围堤垦荒后,永隆沙的西部归海门县,东部归启东县。1970年,海门县建立永隆沙良种场。经1971、1975和1976年的三次扩围和保滩,永隆沙现有面积约9平方公里。1992年,撤消永隆沙良种场,建立海永乡(“海永”意为海门的永隆沙)。 海永镇是海永乡的乡治,是当年的场部机关发展起来的,现是海永乡的唯一集镇。镇上不仅有集市贸易和商业,还有棉纺、机械、电子等工业企业。该镇生产和经营的“海隆牌”大米、南美白对虾等特色无公害农副产品畅销江苏和上海市场。 (作者系海门市张謇研究会理事、原海门市交通局纪检组长,本文中所涉及乡镇的排序不分先后) |